央企经营稳健量增质升
2023年,中央企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效益和效率相统一。

央企经营稳健量增质升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2023年,中央企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效益和效率相统一,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生产经营进中提质

“总的来看,2023年,中央企业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以自身高质量稳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

“量”上实现稳步增长。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央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保持稳定。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质”上有了显著提升。2023年,中央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股东回报保持在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8.4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10.1%,全年保持逐月稳步上升态势;截至2023年底,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以内。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3年,围绕高质量稳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

上市公司是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23年三季度报告看,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着力提升质量效益”是2024年国资央企重点工作之一。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国资央企将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重点发力新兴领域

2023年,中央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启动实施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在资源投入、主业培育、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一揽子政策,给予企业“顶格”“管用”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

根据部署,2024年,国资央企要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我们将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要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改革攻坚扎实推进

2023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首年。国务院建立专门工作协调机制。广大国有企业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全力开展新一轮改革行动。

新一轮国企改革主要有两大类任务:一是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主要是巩固前一轮三年改革行动所取得的成果,着力破解制约央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推动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来运营。二是功能性改革任务。主要是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

目前,各地和各中央企业均已制定相应的改革行动实施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以央企重组整合为例,2023年,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划转至中交集团、国家电网所属国能生物划转至国家电投、中国华能与13家央企的22个新能源项目开展运维服务试点,有力促进相关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集聚电子信息领域优势资源,提升关键技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在智能制造、数据存储等领域形成协同优势。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国资国企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在重点难点任务方面务求取得突破。 (经济日报记者 周 雷)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央企经营稳健量增质升

2024-01-26 07:20:45 来源: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2023年,中央企业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效益和效率相统一,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生产经营进中提质

“总的来看,2023年,中央企业运行稳中有进、进中提质,以自身高质量稳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了积极贡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表示。

“量”上实现稳步增长。在国内外需求不足、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中央企业整体经营效益保持稳定。2023年,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9.8万亿元、利润总额2.6万亿元、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截至2023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达到86.6万亿元,同比增长6.4%。

“质”上有了显著提升。2023年,中央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6.6%,股东回报保持在较好水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78.4万元/人;营业现金比率10.1%,全年保持逐月稳步上升态势;截至2023年底,央企整体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5%以内。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3年,围绕高质量稳增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央企业全年完成投资总额超过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过5万亿元,其中主业投资占比超过9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超过30%。

上市公司是央企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23年三季度报告看,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

“着力提升质量效益”是2024年国资央企重点工作之一。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国资央企将继续构建定位清晰、梯次发展的上市格局,持续发力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并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

重点发力新兴领域

2023年,中央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1.1万亿元,连续两年突破万亿元。

2023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信息等未来产业,启动实施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在资源投入、主业培育、人才支撑等方面制定一揽子政策,给予企业“顶格”“管用”的支持。

数据显示,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完成投资2.18万亿元,在光伏制氢、碳纤维制造、汽车芯片等领域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在激光制造、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组建了一批新企业,在电子科技、新能源、生态环保、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推动了一批重组整合。

根据部署,2024年,国资央企要着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我们将集全系统之力,持之以恒、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庄树新表示,要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改革攻坚扎实推进

2023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首年。国务院建立专门工作协调机制。广大国有企业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全力开展新一轮改革行动。

新一轮国企改革主要有两大类任务:一是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主要是巩固前一轮三年改革行动所取得的成果,着力破解制约央企高质量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推动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来运营。二是功能性改革任务。主要是聚焦国之大者,围绕国之所需,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

目前,各地和各中央企业均已制定相应的改革行动实施方案,相关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以央企重组整合为例,2023年,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划转至中交集团、国家电网所属国能生物划转至国家电投、中国华能与13家央企的22个新能源项目开展运维服务试点,有力促进相关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中国电科重组华录集团,集聚电子信息领域优势资源,提升关键技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在智能制造、数据存储等领域形成协同优势。

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国资国企将围绕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保障深化改革,在重点难点任务方面务求取得突破。 (经济日报记者 周 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文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