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龙年是“寡妇年“不宜结婚?信传言不如信自己

极目新闻

2024-01-26 13:14:31

听新闻

春节将至,民间盛传“龙年无春,是寡妇年,不宜结婚”等说法,引起关注热议。

近日,有网友坐不住了,在民政部官网留言,建议民政部或其他部委联合发文,引导居民不受迷信传言影响,龙年正常结婚。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回应,对此将予以关注。(据1月25日极目新闻)

3bf33a87e950352aa4b0d0cc9acb8fffb0118bb3.jpg
民政部相关回复截图

单说“寡妇年”,听上去挺唬人,但要知道了这个“寡妇年”的由来,就觉得有点荒诞了。所谓的“寡妇年”也叫“无春年”,指的是没有“立春”的年份。兔年除夕是2月9日,2月10日开始才是龙年,但按照农历,立春是2月4日,相当于“立春”落到了上年末,所以龙年整年无“立春”,民间称为“无春年”,又称为“寡年”,而“寡”字又引发一些人的联想,就莫名其妙变成了“寡妇年”,从而延伸出“寡年无春 不宜结婚”的说法,可见这一说法是多么的随意,多么的缺乏科学根据。

民间常常有一些这样的说法,没有立春的就是“无春年”“寡妇年”,有两个立春的就是“双春年”“孤鸾年”,然后根据这些名称衍生出一些所谓的讲究和禁忌,说得玄乎其玄,让人感到迷惘和恐慌,这其实就是迷信。有立春,没立春,其实都是在协调农历年和公历年之间的时间差时,出现的一些有意思的巧合,而历法并不是天定的,而是历代的天文学家和科学家们逐步发展和完善的,用人定的历法来推测“天意”,是不是有点太不靠谱了呢?

其实,民俗学家已经多次科普辟谣了“寡妇年”的相关说法,但是每到相应的年份,传言就又开始飞来飞去,漫天风雨,其中也有很复杂的社会原因。

民俗类的传言总是与众多玄妙的联想相关,说起来很有“嚼头”和“看点”,不少人乐于去传播这样的“知识”,显得自己通晓事理,十分渊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玄乎;

二来,人们对未知事物和不确定性总有些难以排遣的恐惧感,所以往往会寻找一些神秘规则,来应对这种不确定,这也就导致了迷信的产生,总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信来信去,就发现到处都是“忌讳”;

值得警惕的是,还有不少无良商家,喜欢利用这些迷信说法,售卖所谓的转运、改命、化劫的物品,甚至以此为由实施诈骗,他们当然希望更多人相信这些“怪力乱神”的说法,让他们的生意更好做,所以会更加卖力地传播这类说法,迷惑人们的心智。

不过,同样被称为“寡妇年”的2010年,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全国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41.0万对,可见很多人也并不会因为这些说法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规划,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也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些说法,不会被其所困扰,将自己的幸福牢牢地握在手中。

从古至今,人们创造、总结并顺应历法,是因为历法本就是为了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根据天象而制订的,每一个节气,每一次循环,都记载着“择物迁徙,顺天应时”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不是盲从的,而是科学的,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对农业文明的认同。我们从历法中所看到的,恰恰不应该是“一切由天定,半点不由人”的消极,而应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自信。无论是结婚计划,还是其他的新年规划,都可以根据自身和家庭的情况,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信传说不如信自己,才能不负时光,收获满满。

极目新闻评论员 石平

责任编辑:李远山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