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以投资者为本优化融券机制
日前,证监会对融券业务作出调整,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以投资者为本优化融券机制

日前,证监会对融券业务作出调整,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同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为进一步优化融券制度,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自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

体现公平合理

“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3年10月,证监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并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新规实施以来,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安排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此次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

“此次强化融券监管,从监管角度为资本市场走出向上态势保驾护航。”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之前由于部分投资者可将限售股转融通之后融券做空,对资本市场走势形成一定打压,较大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出台规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体现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政策调整与之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的讲话一脉相承。1月24日,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证监会将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执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公平正义。“把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适合国情市情的量化交易监管制度,优化完善减持、融券、转融通等制度规则。”王建军说。

强调从严监管

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基金投资者更多,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这要求监管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依法全面加强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此次政策调整,突出了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监管,把制度的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王建军表示,将落实好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加快完善更加严格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增强监管穿透力。特别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让其痛到不敢再为。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是资本市场持续有效高质量监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方面推进刑法与证券法的联动修订,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者的入刑比例和刑期上限,以非法获利金额为基础确定处罚金额、提升行政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完善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保护合法权益

“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日前,中国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强调,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专家表示,证监会回应各方关切,突出了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决心,有望对后续资本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以投资者为本”为指引,相关制度设计将更加聚焦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基金机构作用、全面加强监管等方面,预计将有更多实招落地,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指引意义的表态,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精神的进一步落地。(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以投资者为本优化融券机制

2024-01-30 06:30:10 来源:

日前,证监会对融券业务作出调整,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因涉及系统调整等因素,第一项措施自1月29日起实施,第二项措施自3月18日起实施。同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为进一步优化融券制度,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通知实施前尚未了结的出借合约到期不得展期,自2024年1月29日起施行。

体现公平合理

“为贯彻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加强对限售股出借的监管。”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3年10月,证监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并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新规实施以来,战略投资者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在总结前期优化融券机制安排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稳妥推进、分步实施”的思路,此次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

“此次强化融券监管,从监管角度为资本市场走出向上态势保驾护航。”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之前由于部分投资者可将限售股转融通之后融券做空,对资本市场走势形成一定打压,较大影响了投资者信心。证监会出台规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体现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理念。

业内人士表示,这次政策调整与之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的讲话一脉相承。1月24日,王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投资和融资是一体两面。证监会将更加突出以投资者为本,本就是根,根深才能木茂。只有把投资者保护好了,市场繁荣发展才有根基。将把这一理念贯穿到市场制度设计、监管执法各方面全流程,加快完善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全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和法治环境,让投资者切实感受到市场的公平正义。“把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适合国情市情的量化交易监管制度,优化完善减持、融券、转融通等制度规则。”王建军说。

强调从严监管

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基金投资者更多,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股市已经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重要渠道,市场波动直接关系老百姓的“钱袋子”。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在信息、资金、工具运用等方面存在劣势,更容易受到违法违规行为的侵害。这要求监管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依法全面加强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此次政策调整,突出了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坚决打击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监管,把制度的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总结评估运行效果,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王建军表示,将落实好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加快完善更加严格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增强监管穿透力。特别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让其痛到不敢再为。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是资本市场持续有效高质量监管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一方面推进刑法与证券法的联动修订,提高资本市场违法者的入刑比例和刑期上限,以非法获利金额为基础确定处罚金额、提升行政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完善集体诉讼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保护合法权益

“要突出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从维护市场公平性出发,系统梳理评估资本市场关键制度安排,重点完善发行定价、量化交易、融券等监管规则。”日前,中国证监会2024年系统工作会议强调,旗帜鲜明地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专家表示,证监会回应各方关切,突出了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决心,有望对后续资本市场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有“以投资者为本”为指引,相关制度设计将更加聚焦上市公司质量、证券基金机构作用、全面加强监管等方面,预计将有更多实招落地,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认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是具有指引意义的表态,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精神的进一步落地。(经济日报记者 祝惠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雅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