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火锅+”打造更多新消费场景
近日,中国烹饪协会与四川省广汉市宣布共建“中国火锅食材之都”,此举旨在通过协会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共同促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传承弘扬中国火锅文化,打造全国知名火锅产业地标城市。据了解,广汉市聚集了150多家火锅产业配套生产企业和一大批优秀品牌。
进入冬日,去吃火锅成为很多人出门吃饭的首选,火锅“暖经济”受到消费者欢迎,火锅已经成为拉动餐饮消费的重要渠道之一,消费提振效果明显。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与火锅的相关企业45.5万余家;其中,2023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8.1万余家,与2022年同比增长41.9%,投资者的热情由此可见。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山东和贵州分别位居火锅企业数量的第二、三位。
火锅作为一种历史传承已久的美食,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各地形成了具有地方风格的特色美食。这些具有地方风格的各类火锅,虽然配料、配菜、汤底、锅型等有区别,但烹饪方式却是相近的,主要是以通过将水或汤烧开后涮煮各类食材。
消费者的口味和餐饮消费场景往往是多元化的,换言之,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火锅消费难免因同质化而出现疲劳,而商家在餐食制作方面所能做的创新举措,也因火锅的特殊情况而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这样的情况下,火锅从业者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在提升餐饮制作水准和店面服务质量,优化门店效率的同时,需要在“火锅+”上面做文章,以便在自身特色领域内形成独有的竞争力。
“火锅+”涵盖的范围可以很大,这个“+”既可以是餐饮产品,比如正餐菜肴、小吃茶饮等,也可以是各类文创产品、新消费场景等,比如“火锅+文创”“火锅+夜市”“火锅+潮玩”等。当然,“火锅+”还可以加上新的经营方式,比如有的企业开展了线上配送模式,将底料和火锅食材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外卖配送。
事实上,火锅企业通过探索什么是适合自身的“火锅+”,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分布和构成,进而有效挖掘自身特色,找准市场定位,拓宽营销渠道,营造新的消费场景,并进行菜色的创新。在这一过程中,相关企业食材的供应体系,门店的服务模式和品牌定位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