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渝论 | “接妈妈回家过年” 帮一帮“慢了一拍”的人们
春节前夕,重庆移通学院大四学生李秋霜悄悄地从重庆丰都赶赴福建泉州,将在外务工的妈妈接回家过年。这份爱和温暖跨越了1600多公里,温暖了万千网友。不少网友还在评论区接龙,自发签订“在外互帮互助彼此父母协议”,“出门在外不容易,遇到有困难的,能帮就帮一下。”
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让“接妈妈回家过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引发网友的情感共鸣与心理共振。有些妈妈也渴望回家过年,期盼着和亲人团聚;有些妈妈既想在春节期间上班多挣些钱,也囿于文化程度不高、单独出行有些不便,不打算回家过年。“接妈妈回家过年”则通过女儿的主动尽孝,让一家人实现了团聚。
为了更好地提升家庭的经济水平,一些农民工选择了“孔雀东南飞”。春节提供了一个团圆的契机,农民工大都渴望回家过年;正如,前些年李秋霜妈妈总是跟爸爸一起回家过年,今年却因为爸爸提前回家照顾奶奶导致妈妈面临着独自出行的困境。
懂得“想妈妈所想,急妈妈所急”的女儿,既不愿意妈妈一个人在外地寂寞地过年,也体谅妈妈的出行不便;“接妈妈回家过年”虽然花费了几千元钱,但其价值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饱含对妈妈的认同与情感,“接妈妈回家过年”见证了一位“00后”的贴心与暖心。
“接妈妈回家过年”不仅是一次亲情互动,也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化历程。陪着母亲打了一天的工,让女儿设身处地感受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既没有学历也没有一技之长,许多农民工虽然没有让子女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们已经尽己所能。不同于一些同龄人责怪父母没权没钱没本事、嫌弃父母的平庸与无能,“接妈妈回家过年”给予母亲足够的尊重和体谅,愿意对母亲“温柔相待”,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灵、明朗的心态。
以血缘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驱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与付出;“接妈妈回家过年”的逆向而行,让人们见识了一位大学生的善良与担当。这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农家女孩,经此一事,丰富了经历、磨砺了意志、获得了成长。
在交通出行日益便捷的当下,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刻嵌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依然有少数人“慢了一拍”,需要人们等一等、帮一帮。并非所有子女都可以“接妈妈回家过年”,给予陌生人以关爱与帮助,同样有助于让“回家的路”更加顺畅。
作者: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