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川,到永恒!知名乐评人李皖点赞《永在川上》

从永川,到永恒!知名乐评人李皖点赞《永在川上》

来源:永川发布2024-02-01

在汉字中,

“永”和“川”都是简单又好看的字。

以中国审美的眼光,

可谓隽永……

近日

知名乐评人李皖撰文

《从永川,到永恒》

从词曲创作的专业角度

剖析了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

其中不少关于词曲作者的创作思路

的内容也是第一次对外公开

李皖是作家、诗人、译者、知名乐评人。有《听者有心》《民谣流域》《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四十年,一百块砖》《列侬与洋子的最后谈话》《鲍勃·迪伦诗歌集》(合译)《爵士乐标准曲》(合译)等著译20余种。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奖多届评审团主席。

点击聆听:韩磊新歌《永在川上》上线 把永川唱给你听

从永川,到永恒

喻江(作词)、马上又(作曲)和韩磊(演唱),今年初为重庆市永川区创作了《永在川上》。这是我听到的这三人组合的又一首地方定制歌曲,上一首是应邀写武汉的《在此》。

喻江曾在武汉大学读书,所以,写出《在此》毫不足怪,那首词有生在长在此地的人对武汉山川人物的心领神会,但是写出《永在川上》,格外神奇。我想,这是只有中国作家才会做到的事,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拥有的一份天赋和文学本领。不信,你可以试试做这样一件事:用英文把这首词翻译看看。显然,是翻不成的,完全没办法翻译。

喻江有建立在中国文字象形上的审美和诗思,这是最底下一层。再往上,她有建立在中国古典诗词上的遣词造句和诗歌表达。这两个东西让我惊了一下。然后,最上面这层就不算什么了——把小情和大爱、微末和华枝、山水和人寰、缘起和永续,用复合笔法一层层晕染开,直至无限,虽然也极少有人能驾驭笔力写到这个程度。

《永在川上》是中国独有的诗词,体现了惟汉语才有的辞章美态。重庆永川这个地方,“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因此得名。又好像这个地方,用山水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大地上,给青天看。据说,喻江受此启发,激起了灵感。她以汉字书法的“永”字笔画形成叙事线索,又以这叙事线索串连和概括永川的地方历史、山水形胜、人间深情,形成堪称独造的一种歌词结构。

经过现代诗歌的淘洗,尤其是对“诗”来自“实”的感悟,我本来已经彻底否定了词藻之美,否定了从辞章之美获取诗情的途径。但是从喻江这首词,我又看到了这样的实践,看到这种途径依然有效;甚至她的有些构思和诗意,直接就是来自汉字和汉语辞章本身:比如“横驾竹马”,“竖张开弓”,“撇掠江河”,“惊动了歇山的屋檐”;比如“横驾万马,出入一尘/竖张千弓,射中一梦/墨色浓,撇掠眉峰/捺起,万千纵横,映水中”;也还包括“龙腾跃朱雀”。这种思维和写法,诗界早已绝迹,但喻江还这么写,还奏效;并且很可能,国人还欣赏。作为一种诗思和文法,这值得研究。

在作曲方面,马上又再一次展示了他谱曲上的高级写法,与这歌词正相般配。以《诗经》的体例——风、雅、颂——作比,这词这曲,都可以视为颂的一种书写实践。喻江和马上又,都展示了颂的新型极致书写。他们虽然使用的载体不同,但都有把风、雅、颂相融、贯通,将颂提升到新的美学境界的尝试。主歌部分,《永在川上》有一种粗通民谣的口白调,但作曲上更精深,基本上是古典音乐的写法,融入此地的戏曲腔调,乐句都很舒展。总体上,马上又的作曲有一个特点,即不同于普通规制的架构,曲式结构宏大巍峨。比之现代民歌和歌谣体的主副歌结构,他的副歌是一种楼台结构,并非单一线条,旋律层级与和声发展都是复合式的。还有一个特点,他特别懂得和注重以一个极限高音去点破听众的爆发点,而不是通常的——用一个高扬的副歌,一点点去实现。他的副歌起式往往与主歌无断裂,顺承着主歌自然铺垫,然后,再站上高岭,举起一根竿子去捅破——点状的极限高音,非常非常烫!像这首歌,在整首歌的主副歌都反复一遍之后,到了接近结尾部分,作曲家别开一境,副歌上叠副歌,在“摆出龙门阵列/聊着天”那里,把“天”捅破。2018年作品《在此》,也有类似手法。这是个非常默契的三人组合,喻江作出词,马上又依着韩磊的音域谱曲,韩磊对马上又的作曲意图心领神会,尤其是极限处这一挑,穿云裂石、石破天惊,你的感情很难不在此处被它洞开。

确实,在汉字中,“永”和“川”都是简单又好看的字。以中国审美的眼光,可谓隽永。喻江和马上又,确实是靠着文本的引导力量,凌空蹈虚、腾云驾雾,以器用之造扣住主题,构筑起了一切。一个是从字、词、句、章着手,勾连和统领起永川古意的山城和江城,海一样的竹林,清茶和小吃,清寂庭院和热腾腾的龙门阵;一个属意于和声关系及作曲法,构造起一境更比一境深、一程更比一程阔的乐段,再搭载上此地特有的川剧高音、迷人的花旦假声;词曲合璧,连绵起小与大、少与多、短与长、须臾与永久的辩证。由此,把“永”“川”两个字写到极致。把永川,直写入了永恒。

一个城市的形象主题歌,据此向四方展开。脚踏着歌唱家乡,眼望着又飞起来,可以超越乡土而存在,更抽象也更形象,变成对中华大好河山,对长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字、诗词、丹青水墨,对天地人之大美的礼赞。永川在山河间,永川在时间里,永川呈给世界,永川永在。爱在,心在,天意心意永远。这是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给人的一份恒久安慰:在朦胧沉醉的诗意和逸兴壮思的音乐中,歌声,引领人们飞升。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从永川,到永恒!知名乐评人李皖点赞《永在川上》

2024-02-01 20:42:54 来源:

在汉字中,

“永”和“川”都是简单又好看的字。

以中国审美的眼光,

可谓隽永……

近日

知名乐评人李皖撰文

《从永川,到永恒》

从词曲创作的专业角度

剖析了这首歌曲的艺术价值

其中不少关于词曲作者的创作思路

的内容也是第一次对外公开

李皖是作家、诗人、译者、知名乐评人。有《听者有心》《民谣流域》《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多少次散场,忘记了忧伤》《四十年,一百块砖》《列侬与洋子的最后谈话》《鲍勃·迪伦诗歌集》(合译)《爵士乐标准曲》(合译)等著译20余种。曾任华语音乐传媒奖多届评审团主席。

点击聆听:韩磊新歌《永在川上》上线 把永川唱给你听

从永川,到永恒

喻江(作词)、马上又(作曲)和韩磊(演唱),今年初为重庆市永川区创作了《永在川上》。这是我听到的这三人组合的又一首地方定制歌曲,上一首是应邀写武汉的《在此》。

喻江曾在武汉大学读书,所以,写出《在此》毫不足怪,那首词有生在长在此地的人对武汉山川人物的心领神会,但是写出《永在川上》,格外神奇。我想,这是只有中国作家才会做到的事,是只有中国人才会拥有的一份天赋和文学本领。不信,你可以试试做这样一件事:用英文把这首词翻译看看。显然,是翻不成的,完全没办法翻译。

喻江有建立在中国文字象形上的审美和诗思,这是最底下一层。再往上,她有建立在中国古典诗词上的遣词造句和诗歌表达。这两个东西让我惊了一下。然后,最上面这层就不算什么了——把小情和大爱、微末和华枝、山水和人寰、缘起和永续,用复合笔法一层层晕染开,直至无限,虽然也极少有人能驾驭笔力写到这个程度。

《永在川上》是中国独有的诗词,体现了惟汉语才有的辞章美态。重庆永川这个地方,“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因此得名。又好像这个地方,用山水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大地上,给青天看。据说,喻江受此启发,激起了灵感。她以汉字书法的“永”字笔画形成叙事线索,又以这叙事线索串连和概括永川的地方历史、山水形胜、人间深情,形成堪称独造的一种歌词结构。

经过现代诗歌的淘洗,尤其是对“诗”来自“实”的感悟,我本来已经彻底否定了词藻之美,否定了从辞章之美获取诗情的途径。但是从喻江这首词,我又看到了这样的实践,看到这种途径依然有效;甚至她的有些构思和诗意,直接就是来自汉字和汉语辞章本身:比如“横驾竹马”,“竖张开弓”,“撇掠江河”,“惊动了歇山的屋檐”;比如“横驾万马,出入一尘/竖张千弓,射中一梦/墨色浓,撇掠眉峰/捺起,万千纵横,映水中”;也还包括“龙腾跃朱雀”。这种思维和写法,诗界早已绝迹,但喻江还这么写,还奏效;并且很可能,国人还欣赏。作为一种诗思和文法,这值得研究。

在作曲方面,马上又再一次展示了他谱曲上的高级写法,与这歌词正相般配。以《诗经》的体例——风、雅、颂——作比,这词这曲,都可以视为颂的一种书写实践。喻江和马上又,都展示了颂的新型极致书写。他们虽然使用的载体不同,但都有把风、雅、颂相融、贯通,将颂提升到新的美学境界的尝试。主歌部分,《永在川上》有一种粗通民谣的口白调,但作曲上更精深,基本上是古典音乐的写法,融入此地的戏曲腔调,乐句都很舒展。总体上,马上又的作曲有一个特点,即不同于普通规制的架构,曲式结构宏大巍峨。比之现代民歌和歌谣体的主副歌结构,他的副歌是一种楼台结构,并非单一线条,旋律层级与和声发展都是复合式的。还有一个特点,他特别懂得和注重以一个极限高音去点破听众的爆发点,而不是通常的——用一个高扬的副歌,一点点去实现。他的副歌起式往往与主歌无断裂,顺承着主歌自然铺垫,然后,再站上高岭,举起一根竿子去捅破——点状的极限高音,非常非常烫!像这首歌,在整首歌的主副歌都反复一遍之后,到了接近结尾部分,作曲家别开一境,副歌上叠副歌,在“摆出龙门阵列/聊着天”那里,把“天”捅破。2018年作品《在此》,也有类似手法。这是个非常默契的三人组合,喻江作出词,马上又依着韩磊的音域谱曲,韩磊对马上又的作曲意图心领神会,尤其是极限处这一挑,穿云裂石、石破天惊,你的感情很难不在此处被它洞开。

确实,在汉字中,“永”和“川”都是简单又好看的字。以中国审美的眼光,可谓隽永。喻江和马上又,确实是靠着文本的引导力量,凌空蹈虚、腾云驾雾,以器用之造扣住主题,构筑起了一切。一个是从字、词、句、章着手,勾连和统领起永川古意的山城和江城,海一样的竹林,清茶和小吃,清寂庭院和热腾腾的龙门阵;一个属意于和声关系及作曲法,构造起一境更比一境深、一程更比一程阔的乐段,再搭载上此地特有的川剧高音、迷人的花旦假声;词曲合璧,连绵起小与大、少与多、短与长、须臾与永久的辩证。由此,把“永”“川”两个字写到极致。把永川,直写入了永恒。

一个城市的形象主题歌,据此向四方展开。脚踏着歌唱家乡,眼望着又飞起来,可以超越乡土而存在,更抽象也更形象,变成对中华大好河山,对长江文化,对中国古典文字、诗词、丹青水墨,对天地人之大美的礼赞。永川在山河间,永川在时间里,永川呈给世界,永川永在。爱在,心在,天意心意永远。这是艺术、尤其是中国艺术,给人的一份恒久安慰:在朦胧沉醉的诗意和逸兴壮思的音乐中,歌声,引领人们飞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张佳雯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