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新型桑蚕产业编织致富路
大庙镇是重庆铜梁区栽桑养蚕第一大镇,蚕桑丝绸文化历史长久。近年来,大庙镇围绕抢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做优蚕桑系列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向,持续培育新型蚕桑产业。

铜梁:新型桑蚕产业编织致富路

来源:铜梁区融媒体中心2024-02-05

大庙镇是重庆铜梁区栽桑养蚕第一大镇,蚕桑丝绸文化历史长久。近年来,大庙镇围绕抢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做优蚕桑系列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向,持续培育新型蚕桑产业。

2023年,大庙镇获评为“2023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

聚焦桑蚕产业 小桑蚕织出“致富茧”

李义芳是石兴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40多年来,她一直深耕于养蚕,不仅把自己的“养蚕事业”做大、做好,还积极推广栽桑养蚕先进技术,把科学修剪桑枝等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全村乃至全镇的村民养蚕。2010年,她被评为为“全国劳动模范”。

目前,李义芳自己种有20余亩桑园,每季养蚕15张,全年养蚕大约60张,产值约11万元。加上蚕桑的其他附属产品销售,李义芳年收入可达17万余元,成为周边养蚕致富带头人。

在大庙镇,像李义芳这样的养蚕能手还有很多。为提升产业规模优势,大庙镇锚定蚕桑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引进产业大户、鼓励散户,进一步巩固拓展产业优势。镇内在保存成片桑园988亩、“四边桑”682亩、成片果桑560余亩的基础上,新增标准化机收桑园约300亩,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2个,蚕桑家庭农场5个,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个。

筑巢引凤 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创新

在大庙镇三品村的一片桑林里,掩映着铜梁桑枝高值利用科技小院。这里是由西南大学教授陈新平、刘芸领导的桑枝高值利用与乡村振兴项目团队所在地。该团队有着10多年的桑枝高值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积累。

为实现最新桑枝食用菌技术转换,大庙镇引导本地业主成立投资450余万元,建设桑枝菌生产基地,推动桑枝食用菌有机绿色生产、蚕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全桑枝食(药)用菌品种17个,秸秆生料栽培及桑黄种植成功推广。即将完成夏季桑枝食用菌(夏丰9号)及冬季桑枝食用菌(赤松茸)生产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可年生产菌棒30万个。

近年来,大庙镇坚持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原则,积极引入高校参与产业发展共建,研发新技术赋能桑蚕产业链建设。除了陈新平教授、刘芸教授团队,大庙镇还引进了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团队,共建铜梁桑蚕科技小院和西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夏庆友教授团队主要研究全龄饲料化养蚕技术。为推广应用该技术,大庙镇已建成1500平方米新型蚕桑养殖专用房,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养蚕2000余张。

延伸产业链 农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第一产业,大庙镇延伸产业链,让蚕桑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庙镇结合“周末到铜梁”“一镇一主题”等活动,开展了桑葚采摘节,擦亮“大庙桑葚”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在第二届桑葚采摘节期间,大庙镇组织农户开展特色产品售卖,其中鲜桑果销售2.963万斤,销售额26.72万元,其余农特产品销售额5.376万元,节会期间累计销售额32.096万元。

同时,大庙镇打造了产教融合蚕桑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蚕桑产业与劳动教育、研学实践、乡村旅游融合。基地目前已完成建设,开放后预计年可接待研学、旅游20万余人次,促进农文体商旅教融合发展。

“接下来,大庙镇还将以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为契机,继续创新产业布局,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打响农业品牌、促进农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庙镇党委书记陶方昆表示。

记者 陈刚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铜梁:新型桑蚕产业编织致富路

2024-02-05 06:30:28 来源:

大庙镇是重庆铜梁区栽桑养蚕第一大镇,蚕桑丝绸文化历史长久。近年来,大庙镇围绕抢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做优蚕桑系列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四个方向,持续培育新型蚕桑产业。

2023年,大庙镇获评为“2023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

聚焦桑蚕产业 小桑蚕织出“致富茧”

李义芳是石兴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40多年来,她一直深耕于养蚕,不仅把自己的“养蚕事业”做大、做好,还积极推广栽桑养蚕先进技术,把科学修剪桑枝等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全村乃至全镇的村民养蚕。2010年,她被评为为“全国劳动模范”。

目前,李义芳自己种有20余亩桑园,每季养蚕15张,全年养蚕大约60张,产值约11万元。加上蚕桑的其他附属产品销售,李义芳年收入可达17万余元,成为周边养蚕致富带头人。

在大庙镇,像李义芳这样的养蚕能手还有很多。为提升产业规模优势,大庙镇锚定蚕桑特色产业,通过不断引进产业大户、鼓励散户,进一步巩固拓展产业优势。镇内在保存成片桑园988亩、“四边桑”682亩、成片果桑560余亩的基础上,新增标准化机收桑园约300亩,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2个,蚕桑家庭农场5个,培育市级龙头企业1个。

筑巢引凤 科技助力蚕桑产业创新

在大庙镇三品村的一片桑林里,掩映着铜梁桑枝高值利用科技小院。这里是由西南大学教授陈新平、刘芸领导的桑枝高值利用与乡村振兴项目团队所在地。该团队有着10多年的桑枝高值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积累。

为实现最新桑枝食用菌技术转换,大庙镇引导本地业主成立投资450余万元,建设桑枝菌生产基地,推动桑枝食用菌有机绿色生产、蚕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全桑枝食(药)用菌品种17个,秸秆生料栽培及桑黄种植成功推广。即将完成夏季桑枝食用菌(夏丰9号)及冬季桑枝食用菌(赤松茸)生产技术研发,示范基地可年生产菌棒30万个。

近年来,大庙镇坚持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原则,积极引入高校参与产业发展共建,研发新技术赋能桑蚕产业链建设。除了陈新平教授、刘芸教授团队,大庙镇还引进了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团队,共建铜梁桑蚕科技小院和西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夏庆友教授团队主要研究全龄饲料化养蚕技术。为推广应用该技术,大庙镇已建成1500平方米新型蚕桑养殖专用房,预计达产后可实现年养蚕2000余张。

延伸产业链 农文旅融合发展

依托第一产业,大庙镇延伸产业链,让蚕桑产业“接二连三”,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庙镇结合“周末到铜梁”“一镇一主题”等活动,开展了桑葚采摘节,擦亮“大庙桑葚”品牌,拓宽销售渠道。在第二届桑葚采摘节期间,大庙镇组织农户开展特色产品售卖,其中鲜桑果销售2.963万斤,销售额26.72万元,其余农特产品销售额5.376万元,节会期间累计销售额32.096万元。

同时,大庙镇打造了产教融合蚕桑特色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实现蚕桑产业与劳动教育、研学实践、乡村旅游融合。基地目前已完成建设,开放后预计年可接待研学、旅游20万余人次,促进农文体商旅教融合发展。

“接下来,大庙镇还将以获评重庆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为契机,继续创新产业布局,着力培育经营主体、提升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打响农业品牌、促进农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庙镇党委书记陶方昆表示。

记者 陈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董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