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评 | 守住边界 给过年留点松弛感
“每个月工资多少啊”“谈对象了没”“怎么还不结婚”……临近春节,这熟悉的压迫感又扑面而来,“春节社交恐惧症”相关的话题再次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论,是否回家过年让不少年轻人感到纠结。
春节本该是一次美好的长假,让人放慢既往高强度的节奏,享受一年收获的喜悦,整理心情重新出发。但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却变成了一次漫长的“年终述职”,要在长辈亲友面前汇报自己一年的存款、工作、恋爱与生活,并被评论和比较,难免让人压力重重。
“春节社交恐惧症”的矛盾,蕴含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也反映出两代人生活观念的差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流动频繁,打破了以往以血缘为纽带的人际亲疏。由于长期不生活在一起,有血缘关系的两代人之间缺乏了解,机械性的传统问答便成为亲戚间重建连接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上一辈人的受教育程度和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与年轻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习惯于用传统的“指标”去衡量人生价值,婚嫁和工作就成为了他们关心的主要方面。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亲友是为了在与他人的对比中寻找病态的优越感。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不合时宜的关心,都会一定程度上破坏人际相处的舒适性。给过年留点松弛感,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端正心态理解彼此。
作为长辈,交流要有分寸,姿态要平等。长辈对于晚辈的关心,应该是出于真心,而不是对八卦的窥私欲,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多一些开放式地提问,而不是充满刻板印象的封闭式发问;在聆听中理解年轻人真实的内心需求与现实困境,而不是轻易地在有限的了解基础上去评价他人;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彼时的方法未必适用当下,可以基于年轻人自发的需求,做一些适当的经验分享,但不要好为人师,一厢情愿给年轻人灌输自己的“成功学”。
作为年轻人,可以温柔地坚持自我。尽管我们理解长辈那些不合时宜的关心是一种无心之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无动于衷。对于友善和较好沟通的长辈,我们可以礼貌而主动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划出底线;无法沟通的,该屏蔽的屏蔽,该回避的回避;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内心的追求,不要被疏离的关系给予的不负责任的否定所影响。要学会辩证看待传统,我们明确有道德和法律义务维系的,只有直系亲属,没有必要刻意维护不能带来正面意义的其他亲戚,这样并不是鼓励冷漠,而是基于相互尊重去选择让自己舒适的人际关系,和真心的朋友相聚,同样年味满满其乐无穷;也可以拓宽思路,用个性化的方式定义年俗,比如邀请父母到你工作的城市过年,带全家一起出去旅游,跳出小县城、村庄里相对繁琐的礼节和习俗,让团圆和看世界并行不悖。
人与人之间的认知鸿沟是没有办法通过言语填补的,我们不必要对每一份误会作出解释,也不需要让每一个人对你满意,当我们个人的生活无法比肩父母与长辈的期望,或许也可以偶尔参考他们的意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做好人生规划,拥抱自己的世界。让我们守住边界,别让关心成为压力,给过年留点松弛感。
作者:杨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