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取地名,到底有多爱“龙”? 全市带“龙”字地名超8600个 磁器口曾叫龙隐镇

重庆人取地名,到底有多爱“龙”? 全市带“龙”字地名超8600个 磁器口曾叫龙隐镇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4-02-08
重庆人取地名,到底有多爱“龙”? 全市带“龙”字地名超8600个  磁器口曾叫龙隐镇
龙门浩

你知道重庆的地名中,最爱用的是什么字吗?

重庆市地理遥感中心地名专家、教授级高工张海鹏表示,通过初步分析,获取到了目前的龙地名数据——重庆全市共有“龙”字地名超8600个,其中包括80个乡、镇、街道以及743个行政村和社区;而中心城区共有“龙”字地名总数(含镇街村)1360个,在重庆龙地名的占比中约占16%。

就地名用字来说,“龙”字在重庆地名中出现频次最高,遥遥领先其他用字。

因地形地貌似“龙”而得名

重庆地处川东峡谷,陡崖筑垣,环江为池,地形复杂,地貌丰富。重庆人对山水的各个部位无比清楚,各类地形地貌的后缀名也被广泛使用,造就了独具山地特色的重庆地名文化。

山形水貌凡与龙的形象有相似特征的,人们通常会以“龙”来命名。重庆许多“龙”地名,皆因山形水势等外在轮廓或形状似龙,再结合地形地貌后缀而命名。

在重庆“龙”地名以水文特征名词命名的地方星罗棋布。长寿的龙溪河、南岸的龙门浩、酉阳的龙潭都属此类。

因传说中皇帝曾“到此一游”而得名

《重庆掌故》中曾提到,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时,侄儿建文帝仓皇出逃,为躲避追杀一路颠沛流离,从云南进入四川,到达重庆,来到当年尚属荒凉的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到处都有这个落难皇帝的传说。

因此,重庆不少“龙”地名的起源就与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有关。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如今的磁器口。

周遵逸说,磁器口古镇,是如今重庆主城一处“非去不可”的旅游景点,但是这个古镇在原来并不叫磁器口,而是名为龙隐镇,其得名据说就与建文帝朱允炆有关。

民间传言,当年建文帝流落巴渝一带,在梦中受白胡子仙翁指点,在白岩场的宝轮寺出家为和尚,隐匿于此长达四五年。

后世人知情后,便将建文帝隐匿的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注:磁器口宝轮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刻为三普文物点),白岩场改称为龙隐镇,码头处也有了龙隐门。

直到20世纪30年代,重庆水运便利、商业发达,此地是物资中转集散的重要水运码头,并且又盛产瓷器,才将“龙隐镇”改名为“瓷器口”,后因“瓷”和“磁”通音,就成了磁器口。

因巴渝大地上蜀汉风云而得名

重庆曾是蜀汉人物频繁活动地之一,关于刘备、关羽、赵云、张飞、诸葛亮等蜀汉英雄的地名也世代流传。

因此,在重庆,也有不少关于三国英雄的“龙”地名。渝中区的白龙池便是其中一处,取自赵云饮马的故事。

而明夔州知府吴潜仿照潇湘八景而品定出夔州十二景,其中龙冈矗秀、武侯阵图皆与诸葛亮相关。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人取地名,到底有多爱“龙”? 全市带“龙”字地名超8600个 磁器口曾叫龙隐镇

2024-02-08 05:48:09 来源:
重庆人取地名,到底有多爱“龙”? 全市带“龙”字地名超8600个  磁器口曾叫龙隐镇
龙门浩

你知道重庆的地名中,最爱用的是什么字吗?

重庆市地理遥感中心地名专家、教授级高工张海鹏表示,通过初步分析,获取到了目前的龙地名数据——重庆全市共有“龙”字地名超8600个,其中包括80个乡、镇、街道以及743个行政村和社区;而中心城区共有“龙”字地名总数(含镇街村)1360个,在重庆龙地名的占比中约占16%。

就地名用字来说,“龙”字在重庆地名中出现频次最高,遥遥领先其他用字。

因地形地貌似“龙”而得名

重庆地处川东峡谷,陡崖筑垣,环江为池,地形复杂,地貌丰富。重庆人对山水的各个部位无比清楚,各类地形地貌的后缀名也被广泛使用,造就了独具山地特色的重庆地名文化。

山形水貌凡与龙的形象有相似特征的,人们通常会以“龙”来命名。重庆许多“龙”地名,皆因山形水势等外在轮廓或形状似龙,再结合地形地貌后缀而命名。

在重庆“龙”地名以水文特征名词命名的地方星罗棋布。长寿的龙溪河、南岸的龙门浩、酉阳的龙潭都属此类。

因传说中皇帝曾“到此一游”而得名

《重庆掌故》中曾提到,明成祖朱棣攻陷南京时,侄儿建文帝仓皇出逃,为躲避追杀一路颠沛流离,从云南进入四川,到达重庆,来到当年尚属荒凉的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到处都有这个落难皇帝的传说。

因此,重庆不少“龙”地名的起源就与明朝建文帝朱允炆有关。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如今的磁器口。

周遵逸说,磁器口古镇,是如今重庆主城一处“非去不可”的旅游景点,但是这个古镇在原来并不叫磁器口,而是名为龙隐镇,其得名据说就与建文帝朱允炆有关。

民间传言,当年建文帝流落巴渝一带,在梦中受白胡子仙翁指点,在白岩场的宝轮寺出家为和尚,隐匿于此长达四五年。

后世人知情后,便将建文帝隐匿的宝轮寺改名为龙隐寺(注:磁器口宝轮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刻为三普文物点),白岩场改称为龙隐镇,码头处也有了龙隐门。

直到20世纪30年代,重庆水运便利、商业发达,此地是物资中转集散的重要水运码头,并且又盛产瓷器,才将“龙隐镇”改名为“瓷器口”,后因“瓷”和“磁”通音,就成了磁器口。

因巴渝大地上蜀汉风云而得名

重庆曾是蜀汉人物频繁活动地之一,关于刘备、关羽、赵云、张飞、诸葛亮等蜀汉英雄的地名也世代流传。

因此,在重庆,也有不少关于三国英雄的“龙”地名。渝中区的白龙池便是其中一处,取自赵云饮马的故事。

而明夔州知府吴潜仿照潇湘八景而品定出夔州十二景,其中龙冈矗秀、武侯阵图皆与诸葛亮相关。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郑令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