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 像进食和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的时间会变得越来越少,睡眠质量也会慢慢下降。那么影响老年人睡眠问题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又该如何改善睡眠呢?本期,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睡眠心理科高东教授为您支招。
专家简介
高东,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市五院睡眠心理科主任。
作为国内知名的睡眠医学专家,长期致力于睡眠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开创了失眠症全病程管理理念和操作流程。
任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睡眠医学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重庆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睡眠医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身与行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临床研究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因素
以下3个原因都可能使老年人的睡眠出现问题。
1.生理层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神经细胞也会逐渐减少,并且脑功能也在逐渐下降,这样就会导致老年人出现睡眠方面的问题,比如失眠、多梦、早醒、睡眠不规律等,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
2.心理层面
生病、死亡、孤独、金钱……等等,这些问题会放大焦虑情绪。而这些情绪不仅会影响睡眠,还会引发一系列心理生理异常。
3.疾病层面
包括心肺疾病、胃肠道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症状在内的慢性疾病,都会对老年人的睡眠状况造成影响。
高质量的睡眠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保障。睡眠问题持续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导致老年人免疫力下降,引发疾病或使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加重。
老年人睡眠质量不好的表现
睡眠质量差的表现不一定只是失眠。
1.入睡困难
晚上躺在床上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都无法正常入睡。越想睡,反而越清醒。
2.睡眠中断
夜里经常会从睡梦中醒来。比如听到一点细微的声音就被惊醒,或者做噩梦了也会被惊醒。
3.连续做梦
一晚上可能连续做很多梦,醒来后却不记得都梦到了什么,或者是只对梦的内容有断断续续的记忆,最主要的感觉就是特别累。
4.浅睡眠周期增加
睡得迷迷糊糊的,不踏实。
5.睡眠片段化
白天容易打瞌睡,且睡眠无法维持较长的时间,经轻度刺激后会立马清醒。
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方法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人变老,但我们有办法让老年人睡得更好。
1.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卧室光线要昏暗,睡眠环境要相对安静,通风和温度也要适宜。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减少午睡时间,建议控制在30分钟以内;睡前2小时内不要喝水,以减少起夜上厕所的次数。
3.解除老年人心理负担:有些老年人之所以睡眠不好,是因为负担太重,担忧的事情太多。作为子女就要和他们多沟通,帮助他们放松情绪、舒缓压力。
4.选择合适的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有助于睡眠。老年人可以在晚饭一小时后,出去散散步,或者练习太极、八段锦等。
睡眠心理科有话说
如果以上方法都尝试过,还是无法正常入睡,可以在睡觉前半小时使用助眠药物。但这些药物对身体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最好咨询医生后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