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

找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产业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对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关键是要找准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集中力量激发新动能。

一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发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一个产业的兴起,始于根本性的基础技术和产品创新。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采用新的材料和组件,以新的性能和功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当前,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处于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正在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并酝酿着全球创新格局的重大调整。

要根据产业创新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转型升级。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打破产业边界,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推进产业创新。回顾历次科技革命,往往是技术进步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形成重大技术突破,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实现创新性发展,最终成长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与以往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多体现为通用性科技革命,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而且使在现有产业交叉融合边界上实现创新突破成为可能。特别是数字技术加速渗透、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经营主体加速融合,促使经营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进而催生产业创新。

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并完善与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产业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同耦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平台、示范载体和标杆企业,特别是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三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推进产业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粗放发展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在绿色低碳领域推进产业创新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聚焦传统产业现存短板,加快低碳能源领域的技术迭代。提升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扎实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开展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大容量风电、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方面的短板。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作者王海成 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找准产业创新主攻方向

2024-02-09 06:30:41 来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产业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对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塑造竞争新优势,关键是要找准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主攻方向,有的放矢,集中力量激发新动能。

一是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积极发展新领域、开辟新赛道。一个产业的兴起,始于根本性的基础技术和产品创新。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采用新的材料和组件,以新的性能和功能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生产规模和市场需求持续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产业。当前,通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处于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正在引领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并酝酿着全球创新格局的重大调整。

要根据产业创新当下急需和长远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环节下大功夫,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转型升级。通过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支持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打破产业边界,在产业融合发展中推进产业创新。回顾历次科技革命,往往是技术进步在某个行业或领域形成重大技术突破,带动相关行业或领域实现创新性发展,最终成长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与以往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更多体现为通用性科技革命,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而且使在现有产业交叉融合边界上实现创新突破成为可能。特别是数字技术加速渗透、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各类经营主体加速融合,促使经营主体重构组织模式,实现跨界发展,进而催生产业创新。

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构建并完善与产业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产业上下游各环节之间的高度协同耦合,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服务平台、示范载体和标杆企业,特别是要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三是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进程推进产业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粗放发展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在绿色低碳领域推进产业创新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

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聚焦传统产业现存短板,加快低碳能源领域的技术迭代。提升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扎实推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节能降碳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应用。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力量开展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控制、大容量风电、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方面的短板。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培育大量生态产品走向市场,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

(作者王海成 系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经济日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文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