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磁器口居民自组民俗队 带游客领略传统中国年

新重庆-重庆日报

2024-02-13 08:05:43

听新闻

2月12日,大年初三,阳光明媚的磁器口古镇景区,66岁的李胜舞动着5公斤的狮头,浑身是汗。

“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了,但是隔着狮头听见游客们的欢呼声和叫好声,我觉得这一个月的辛苦都值得了。”

李胜是磁器口古镇民俗队的队员之一,这群平均年龄50岁的磁器口古镇老居民们,在春节前主动请缨,临时组建了民俗队,目的是把春节的传统民俗风情,送给每一位来到磁器口游玩的游客。

磁器口古镇的民俗表演,成为了今年古镇春节游玩的一大亮点。

据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古镇居民自发组成的民俗队,将在春节期间天天现身古镇,用喜庆的龙狮和旱船,带领游客们共度欢乐中国年。

从组建到正式表演,这个还没有名字的磁器口民俗队,仅仅一个月。

“我们萌生这个想法,是想把最浓厚的中国年味送给每一个来古镇游玩的游客。”李胜说。

想法很简单,实施却面临重重困难。

要在一个月内学会基本的舞狮动作,就是最大的难题。

怎么办?

队员们请来了专业的舞狮老师,从网络上找来了各种各样的舞狮视频,临时“抱起了佛脚”。

举着5公斤的狮头来回跳跃,是舞狮能否灵动的关键之一。

“我们还好,不用跳桩,就是在平地上把狮头舞好就行。但是就这样,都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李胜说。

为了做好这一点,李胜每天一早就泡在排演场,从最开始的举狮头起步,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地锻炼着自己的手臂力量。

一个星期下来,只能用“酸爽”二字来形容。李胜苦笑着说:“那几天,我的手臂仿佛已经不属于我了,除了酸疼,我找不到其他感受。”

随后,就是在老师的指点下,开始舞动狮头,相比起长时间的高举狮头,李胜笑言,踩着鼓点舞狮对他来说还成了件容易事。

但是这样的容易事在两天后也变得不容易了——无论李胜怎么舞动,彩狮总是缺乏灵动性。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老师下班了,李胜和队友们就打开手机,对着视频里的动作一点点地练。

经过一个月的排练,李胜终于可以勉强算上一只威风、霸气、灵动的“彩狮”了。

龙年春节,在一红一黄两头“彩狮”的带领下,磁器口古镇民俗队正式走上了街头,欢庆喜乐的古镇新年,也随着开锣之声,溢满整个磁器口。

这支磁器口居民自发组织的民俗队表演得如何?

来自北京的游客方华武竖起了大拇指,“我还以为是专业的舞狮队,没想到是居民自发组建的,重庆人的热情好客,由此可见一斑。”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责任编辑:徐云卿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