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产业,如何发力

金融赋能产业,如何发力

来源:中工网2024-02-26

无人机盘旋在夜色之中,地上的操控人员透过屏幕,在山火中精准定位人员的位置,成至救援队的无人机夜视相机成为了抢险救灾的“眼睛”,解决了搜救的难点、痛点。科技应用的背后,广东中行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授信的资金,营造了这家广州无人机行业知名企业的“上升气流”。

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上,产业迭代之潮浩浩汤汤。广东正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如何发挥好金融的“加速器”“润滑剂”作用,推动现代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命题。

适配需求,加大“供给量”

走进东莞vivo全球总部项目建设现场,数栋百米建筑拔地而起。一台台智能手机从这座手机之城出发,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农行广东东莞分行是vivo坚强的资金后盾,以本外币跨境贸易结算、特色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扬帆海外。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广东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应该如何助力广东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广东金融业稳步发展,但也存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提高、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针对性有待加强的问题。”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覃道爱表示,为此需要切实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全省重大战略衔接持续,提升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服务质效。

善除害者察其本。科技企业存在有形资产少、资金缺乏的不足,创新融资方式可以让无形“知本”转化为有形“资本”。

“凭借技术也能贷款了?”面对建设银行珠海分行提供的“科技融资”方案,珠海智迪科技负责人十分惊讶。凭借着近110项专利技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等“含科量”十足的资料,不到一周时间,1000万元的信贷资金就流向智迪科技。

去年以来,以亿纬锂能为代表的中国锂电企业开启出海时代,海外投资动作频频。助力锂电企业经营生产、向上下游延伸、走向海外,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以流贷、境外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相伴而行。“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模式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的适配性。”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亚表示。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呈现新趋势、新特征,呼唤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珠海芯潮流加码研发,产生了新设备的采购需求。“设备的价值高,我们打算采用设备租赁方式,但国内租金利率较高。”芯潮流相关负责人说。建行横琴分行提供了新的“解法”,通过开展融资租赁跨境资产转让,企业降低了近4%的融资租赁成本。

汕头的一家纺织企业想要拓展海外业务,但在赊销模式下面临着应收款风险和垫款压力。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创新推出保单融资模式,凭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企业就可以获得海外应收账款融资。

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金融资源的效率和作用。正在冲刺科创板的云舟生物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蓝田这样解释登陆资本市场的目的:“希望以资本化上市为契机,将云舟生物发展为平台型、生态型的全球领军企业。”

在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的发生,如科技研发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资金是社会直接融资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化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组成,其安全网、减震器、稳定器的作用,能够有力支持、护航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围绕现代化产业需求,广东推广研发费用损失险等科技保险以及发展专利保险等新型保险。截至2023年12月末,已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03万亿元,为专利提供风险保障7.31亿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金融体系庞大的金融规模与创新企业的金融供给不足并存,存在融资体系风险偏好难以与创新企业特性适配、短期资金供给与长期资金需求存在不匹配、股权投资与创新企业发展的契合度有待提升等矛盾,亟须金融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发挥好金融体系的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等功能,将更好满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金融业将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良性循环中迎来机遇。

助力“粤”升,提供“推动力”

珠海斗门的爱旭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里,机械手臂轮转挥舞。为扩大产能、加速产业布局,爱旭太阳能布局了年产26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以交行广东省分行为首的银团“组团”为其提供了发展的资金“弹药”。

当前,一场生产力的跃迁在广东悄然展开,“广东造”向“高”跃升,向“智”转变,向“绿”前行。

处于向制造强省迈进的重要关口期,金融体系如何助力产业“粤”升?

“紧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大趋势,以金融力量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伟煜如是说。

在2023年年中,14家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与广东28家企业及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意向融资金额3227亿元。“借助多样化的金融资源优势,集团的战略目标加速实现。”广州先导电子科技“湾区半导体高端设备制造项目”获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授信8.7亿元授信,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宋勇如表示。

纵观历史产业革命,均始于技术,成于金融。

如今,广东企业努力抢占制高点,金融相随而行。

产业发力高端化,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金融可以做技术创新应用的“助推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以开发银行广东分行为例,该行投放的176亿元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支持了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研发、丽珠集团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成功上市、深南电路封装基板技术提升、广东鸿图研发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投产等。

产业发力智能化,激活增长新引擎。金融可以做产业升级转型的“加速器”,让制造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投入技术改造创新。

走入珠海某机械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正在为新订单开足马力。这家从事冶金备件、机械配件加工的企业,计划实施生产线技术改造。广州银行的“技术改造贷款”产品,让企业得以置换项目前期高成本资金,推动企业转型。

为推动产业转型,广东工行于2023年3月推出“技改贷”,精准针对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打补丁”问题。目前“技改贷”已支持广东300多家制造业企业建设数字化绿色工厂、装备智能化技术改造等需求。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金融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调节器作用”,促进资源投向绿色领域。

茂名滨海新区内,东华能源装置区机器轰鸣,聚丙烯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茂名建市60周年引入的最大民营制造业项目。建行茂名市分行近年来已累计为该项目发放贷款超9。4亿元,随着贷款顺利落地,项目将为当地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为茂名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门市新会区引入了世界500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标杆企业,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1.8万吨废旧锂动力电池包、0.8万吨废旧锂电池单体等。广州银行以专项产品“固废贷”切入,保证了项目成功落地,为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金融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

当前,金融供给仍未完全契合现代化产业体系融资需求,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科创类配套金融产品创新不够、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等短板仍值得重视。

瞄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广东金融业仍需补齐短板,在发展中实现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支持。

产融结合,提速“集聚化”

走进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公司,高速晶圆切片机转个不停,逾千万张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每天从生产基地走向世界。在提供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外,交通银行珠海分行引入交银科创基金、交银租赁,为珠海光伏产业打通了“任督二脉”。

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链化和圈化等生态特征,广东金融业致力于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润滑剂”和“粘合剂”。

在广州,汽车产业链发展迅猛、融资需求日益增大。针对国内主流整车制造厂商的一、二、三级供应商,广州农商银行推出了“汽车产业优企贷”,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信用贷款。

金融活水流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既让产业链企业在面临资金周转时更安心,也加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让集群化发展更顺利。

当前,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制造业(专营)中心、行业经营中心等专营机构遍布广东科技资源集聚区。通过深入科技园区、下放授信权限、打造专业团队,近150家科技专营机构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科技企业“家门口”。

一隅可窥全域:产业园区是开发银行广东分行支持基础设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授信超200亿元支持了三龙湾数智科创产业园、广州开发区专精特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交行广东省分行同时围绕50个重点目标科技园“深耕园区”;建行广东省分行累计为超9.3万户集群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支持逾1.1万亿元,新增融资支持投向产业集群的占比超八成……

制造业强省、科技强省建设如火如荼,广东金融机构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建行广东省分行为超过350家核心企业、7000余户供应链链条企业发放供应链融资款;交行广东省分行成立产业链金融中心、上线“粤链交融”金融服务平台,并借助快易付秒放、票据秒贴等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效。

深耕集成电路行业,海通证券结出了累累硕果:成功保荐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电路设计IP超60类的安凯微电子上市,引领打造“中国芯”自主设计创新生态圈;成功保荐广钢气体登陆科创板,助力解决半导体产业等多领域气体供应的“卡脖子”问题……

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批批新质生产力企业,敲响交易所的钟声。2023年,广东全省共有44家制造业企业IPO,首发募资总额达470亿元。

“险资入粤”蔚然成风,“长钱”蕴蓄了产业竞争力的势能。保险资金累计投资广东先进制造业余额逾4000亿元,投向超300个科创项目。

随着金融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也在加速形成。

但间接融资模式与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不相匹配、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鼓励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仍是产业金融待解的难题。

“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一场金融革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效率更高、功能更强、更有支撑力、更加安全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瞄准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位、资源投向错位等问题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必将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必将释放更强劲的动能。

专家观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志宏:

加快制度创新

破解科创金融痛点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驱动强国建设的“引擎”,那么金融就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必备“燃料”。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找到科技和金融的联结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成为金融机构的共同课题。

“科技创新和金融高品质服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志宏如是表示。他认为,科技创新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死亡之谷”,以及科创企业的高风险特征,使得金融、科技、产业相互促进的三链融合闭环机制存在诸多原生性的难点和现实困惑。“这需要制度性安排来有效破解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痛点和难点。”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任志宏认为,首先是科技金融收益与风险的激励相容问题。当前,我国长期形成的融资结构和制度特点是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占据主导。金融产品大多集中在信贷资产产品和服务上。任志宏认为:“间接融资中,债权人收取固定比例利息收入作为经济激励,面对高风险、高回报和快速迭代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时,缺乏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也就难以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诉求与金融风险管理诉求。”

“提供间接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分担创新风险的动力源,金融服务科创企业在动力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任志宏认为,“为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金融资本和创新资本的耦合与价值同构框架和体系。”

其次是“耐心资本”供给不足、长周期资金供给短缺。“我国耐心资本不足而弹性资本有余,在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转型机遇到来之际,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发展需求。”任志宏表示。

直接融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部分金融以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面临障碍。对此,任志宏表示,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对于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三链融合有较大现实意义。

最后的挑战是创新生态与金融服务环境的包容问题。任志宏认为,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创新速度和迭代周期在加速压缩,对金融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创新生态和金融服务相互包容的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令科创领域存在着诸多融资短板及薄弱环节。那么,怎样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

任志宏认为,应对这个问题,需要科技金融从服务理念、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上进一步提升能级,实现全新金融服务生态。

激励科技创新需要“宽容”的金融市场,需要健全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任志宏认为,应该建立包容性监管,在“零容忍”监管的同时,充分兼顾考虑科技金融的发展规律,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

任志宏总结,发展科技金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技术和产业场景前,着力解决创新融资的高风险、融资需求多样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在风险管理、定价和资源错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解决和消弭科创金融快速发展与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之间的矛盾,把更多生产要素配置到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中,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分享
新浪微博

金融赋能产业,如何发力

2024-02-26 08:36:48 来源:

无人机盘旋在夜色之中,地上的操控人员透过屏幕,在山火中精准定位人员的位置,成至救援队的无人机夜视相机成为了抢险救灾的“眼睛”,解决了搜救的难点、痛点。科技应用的背后,广东中行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授信的资金,营造了这家广州无人机行业知名企业的“上升气流”。

站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起点上,产业迭代之潮浩浩汤汤。广东正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如何发挥好金融的“加速器”“润滑剂”作用,推动现代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已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命题。

适配需求,加大“供给量”

走进东莞vivo全球总部项目建设现场,数栋百米建筑拔地而起。一台台智能手机从这座手机之城出发,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农行广东东莞分行是vivo坚强的资金后盾,以本外币跨境贸易结算、特色贸易融资、汇率避险等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扬帆海外。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广东坚持以制造业立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金融应该如何助力广东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广东金融业稳步发展,但也存在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提高、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针对性有待加强的问题。”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覃道爱表示,为此需要切实加强货币信贷政策与全省重大战略衔接持续,提升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服务质效。

善除害者察其本。科技企业存在有形资产少、资金缺乏的不足,创新融资方式可以让无形“知本”转化为有形“资本”。

“凭借技术也能贷款了?”面对建设银行珠海分行提供的“科技融资”方案,珠海智迪科技负责人十分惊讶。凭借着近110项专利技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等“含科量”十足的资料,不到一周时间,1000万元的信贷资金就流向智迪科技。

去年以来,以亿纬锂能为代表的中国锂电企业开启出海时代,海外投资动作频频。助力锂电企业经营生产、向上下游延伸、走向海外,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以流贷、境外投资贷款等金融服务相伴而行。“要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模式与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的适配性。”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刘亚表示。

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呈现新趋势、新特征,呼唤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

珠海芯潮流加码研发,产生了新设备的采购需求。“设备的价值高,我们打算采用设备租赁方式,但国内租金利率较高。”芯潮流相关负责人说。建行横琴分行提供了新的“解法”,通过开展融资租赁跨境资产转让,企业降低了近4%的融资租赁成本。

汕头的一家纺织企业想要拓展海外业务,但在赊销模式下面临着应收款风险和垫款压力。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创新推出保单融资模式,凭借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企业就可以获得海外应收账款融资。

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体系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金融资源的效率和作用。正在冲刺科创板的云舟生物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蓝田这样解释登陆资本市场的目的:“希望以资本化上市为契机,将云舟生物发展为平台型、生态型的全球领军企业。”

在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风险的发生,如科技研发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风险。保险资金是社会直接融资的重要来源,也是市场化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组成,其安全网、减震器、稳定器的作用,能够有力支持、护航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围绕现代化产业需求,广东推广研发费用损失险等科技保险以及发展专利保险等新型保险。截至2023年12月末,已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2.03万亿元,为专利提供风险保障7.31亿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前,金融体系庞大的金融规模与创新企业的金融供给不足并存,存在融资体系风险偏好难以与创新企业特性适配、短期资金供给与长期资金需求存在不匹配、股权投资与创新企业发展的契合度有待提升等矛盾,亟须金融业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发挥好金融体系的融通资金、配置资源、分散风险等功能,将更好满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金融业将在推进“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良性循环中迎来机遇。

助力“粤”升,提供“推动力”

珠海斗门的爱旭太阳能电池生产车间里,机械手臂轮转挥舞。为扩大产能、加速产业布局,爱旭太阳能布局了年产26GW新世代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以交行广东省分行为首的银团“组团”为其提供了发展的资金“弹药”。

当前,一场生产力的跃迁在广东悄然展开,“广东造”向“高”跃升,向“智”转变,向“绿”前行。

处于向制造强省迈进的重要关口期,金融体系如何助力产业“粤”升?

“紧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大趋势,以金融力量高质量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张伟煜如是说。

在2023年年中,14家金融机构及其子公司与广东28家企业及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制造强省建设意向融资金额3227亿元。“借助多样化的金融资源优势,集团的战略目标加速实现。”广州先导电子科技“湾区半导体高端设备制造项目”获兴业银行广州分行授信8.7亿元授信,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宋勇如表示。

纵观历史产业革命,均始于技术,成于金融。

如今,广东企业努力抢占制高点,金融相随而行。

产业发力高端化,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金融可以做技术创新应用的“助推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以开发银行广东分行为例,该行投放的176亿元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支持了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研发、丽珠集团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成功上市、深南电路封装基板技术提升、广东鸿图研发超大型智能压铸单元投产等。

产业发力智能化,激活增长新引擎。金融可以做产业升级转型的“加速器”,让制造企业更有信心、更有决心投入技术改造创新。

走入珠海某机械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正在为新订单开足马力。这家从事冶金备件、机械配件加工的企业,计划实施生产线技术改造。广州银行的“技术改造贷款”产品,让企业得以置换项目前期高成本资金,推动企业转型。

为推动产业转型,广东工行于2023年3月推出“技改贷”,精准针对企业更新换代过程中的“打补丁”问题。目前“技改贷”已支持广东300多家制造业企业建设数字化绿色工厂、装备智能化技术改造等需求。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绿色科技创新。金融可以发挥资源配置的“调节器作用”,促进资源投向绿色领域。

茂名滨海新区内,东华能源装置区机器轰鸣,聚丙烯产品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东华能源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是茂名建市60周年引入的最大民营制造业项目。建行茂名市分行近年来已累计为该项目发放贷款超9。4亿元,随着贷款顺利落地,项目将为当地提供超300个就业岗位,为茂名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门市新会区引入了世界500强资源循环利用领域标杆企业,建成后可实现年处理1.8万吨废旧锂动力电池包、0.8万吨废旧锂电池单体等。广州银行以专项产品“固废贷”切入,保证了项目成功落地,为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金融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

当前,金融供给仍未完全契合现代化产业体系融资需求,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科创类配套金融产品创新不够、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等短板仍值得重视。

瞄准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型产业培育,广东金融业仍需补齐短板,在发展中实现突破,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支持。

产融结合,提速“集聚化”

走进广东高景太阳能科技公司,高速晶圆切片机转个不停,逾千万张薄如蝉翼的大尺寸单晶硅片每天从生产基地走向世界。在提供2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外,交通银行珠海分行引入交银科创基金、交银租赁,为珠海光伏产业打通了“任督二脉”。

产业集群作为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链化和圈化等生态特征,广东金融业致力于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润滑剂”和“粘合剂”。

在广州,汽车产业链发展迅猛、融资需求日益增大。针对国内主流整车制造厂商的一、二、三级供应商,广州农商银行推出了“汽车产业优企贷”,最高可提供5000万元信用贷款。

金融活水流向产业链、产业集群,既让产业链企业在面临资金周转时更安心,也加强了整个产业链的稳定性,让集群化发展更顺利。

当前,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制造业(专营)中心、行业经营中心等专营机构遍布广东科技资源集聚区。通过深入科技园区、下放授信权限、打造专业团队,近150家科技专营机构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科技企业“家门口”。

一隅可窥全域:产业园区是开发银行广东分行支持基础设施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结合点,授信超200亿元支持了三龙湾数智科创产业园、广州开发区专精特新产业园等产业载体建设;交行广东省分行同时围绕50个重点目标科技园“深耕园区”;建行广东省分行累计为超9.3万户集群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支持逾1.1万亿元,新增融资支持投向产业集群的占比超八成……

制造业强省、科技强省建设如火如荼,广东金融机构围绕“创新链”“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建行广东省分行为超过350家核心企业、7000余户供应链链条企业发放供应链融资款;交行广东省分行成立产业链金融中心、上线“粤链交融”金融服务平台,并借助快易付秒放、票据秒贴等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效。

深耕集成电路行业,海通证券结出了累累硕果:成功保荐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电路设计IP超60类的安凯微电子上市,引领打造“中国芯”自主设计创新生态圈;成功保荐广钢气体登陆科创板,助力解决半导体产业等多领域气体供应的“卡脖子”问题……

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一批批新质生产力企业,敲响交易所的钟声。2023年,广东全省共有44家制造业企业IPO,首发募资总额达470亿元。

“险资入粤”蔚然成风,“长钱”蕴蓄了产业竞争力的势能。保险资金累计投资广东先进制造业余额逾4000亿元,投向超300个科创项目。

随着金融与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也在加速形成。

但间接融资模式与新兴产业的金融需求不相匹配、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鼓励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仍是产业金融待解的难题。

“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候一场金融革命。”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效率更高、功能更强、更有支撑力、更加安全的现代化金融体系。

瞄准期限错配、资本结构错位、资源投向错位等问题攻坚克难、深化改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金融服务,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必将在深化改革中加快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必将释放更强劲的动能。

专家观点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志宏:

加快制度创新

破解科创金融痛点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驱动强国建设的“引擎”,那么金融就是科技企业发展的必备“燃料”。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找到科技和金融的联结点,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成为金融机构的共同课题。

“科技创新和金融高品质服务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任志宏如是表示。他认为,科技创新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死亡之谷”,以及科创企业的高风险特征,使得金融、科技、产业相互促进的三链融合闭环机制存在诸多原生性的难点和现实困惑。“这需要制度性安排来有效破解金融服务科创企业的痛点和难点。”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任志宏认为,首先是科技金融收益与风险的激励相容问题。当前,我国长期形成的融资结构和制度特点是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服务体系占据主导。金融产品大多集中在信贷资产产品和服务上。任志宏认为:“间接融资中,债权人收取固定比例利息收入作为经济激励,面对高风险、高回报和快速迭代的科技和产业发展时,缺乏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也就难以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诉求与金融风险管理诉求。”

“提供间接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分担创新风险的动力源,金融服务科创企业在动力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任志宏认为,“为此需要从制度层面上,构建金融资本和创新资本的耦合与价值同构框架和体系。”

其次是“耐心资本”供给不足、长周期资金供给短缺。“我国耐心资本不足而弹性资本有余,在重大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转型机遇到来之际,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发展需求。”任志宏表示。

直接融资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然而部分金融以投贷联动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面临障碍。对此,任志宏表示,构建“股、贷、债、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对于在制度层面上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三链融合有较大现实意义。

最后的挑战是创新生态与金融服务环境的包容问题。任志宏认为,当前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创新速度和迭代周期在加速压缩,对金融服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需要创造一个创新生态和金融服务相互包容的发展环境”。

一直以来,科技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少抵押、高成长、高风险的特点,令科创领域存在着诸多融资短板及薄弱环节。那么,怎样让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

任志宏认为,应对这个问题,需要科技金融从服务理念、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上进一步提升能级,实现全新金融服务生态。

激励科技创新需要“宽容”的金融市场,需要健全金融支持政策体系。任志宏认为,应该建立包容性监管,在“零容忍”监管的同时,充分兼顾考虑科技金融的发展规律,平衡好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

任志宏总结,发展科技金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面对纷繁复杂的技术和产业场景前,着力解决创新融资的高风险、融资需求多样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在风险管理、定价和资源错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解决和消弭科创金融快速发展与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之间的矛盾,把更多生产要素配置到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中,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