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静音
仁济科普丨为肿瘤患者生命续航 带您了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华龙网

2024-02-29 17:14:05

听新闻

华龙网讯 一旦确诊肿瘤,患者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担忧,其实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患者也有了更多的救治渠道和方法。本期,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血液内科将为大家科普一项新技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为肿瘤患者生命续航。

什么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是指在特定时期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外保存或经特殊处理,并于患者接受高剂量化疗或放疗后回输,以促进其造血恢复或造血重建,预防放化疗后的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保证化疗的安全性。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中的应用

目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用于多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包括: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急性白血病等。恶性实体瘤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肾癌、前列腺癌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用于恶性的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学的一大进展,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并延长生存期,对复发或已转移的晚期肿瘤,可实现再缓解。肿瘤细胞被杀伤的程度与药物及放射剂量的正相关效应,使肿瘤治疗方案的组合逐渐向大剂量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超越严重骨髓抑制这一剂量限制性因素的重要手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流程

1.干细胞的采集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是指抽取经化疗药物或重组人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动员的患者血液,使用血细胞分离机,经过抗凝泵入旋转的离心杯内,根据细胞大小比重,血液被分离成各种成分,在离心杯内形成不同层次,收集富含单个核白细胞,其余成分回输给患者,直至达到需要的造血干细胞的这一过程。

2.干细胞的保存

液氮冻存∶长久保存、程序降温仪、保存成本高。

-80度冰箱保存∶一般保存1-2年、成本低。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由于采集方便,没有排斥反应,经常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治疗中。干细胞采集后在造血干细胞内加入冷冻保护液,可以延长造血干细胞的保存期限,达到了安全、长期保存的目的。

3.干细胞的回输

肿瘤患者在经过移植前预处理或放/化疗、免疫治疗过后,均会进入骨髓抑制期,从而出现贫血、感染发热、出血等并发症。通过输注先前冻存的自体干细胞,有助于重建患者造血及免疫系统,从而减轻肿瘤放/化疗后并发症,促进患者造血功能恢复,减少感染几率,保证患者周期性治疗顺利实施。

市五院血液内科拥有Spectra Optia血液分离系统,采用新一代的连续单个核细胞的采集(CMNC)程序,在有效动员的方案支持下,可一次性采集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显著提高采集效率、减少采集次数、缩短采集时间、降低相关费用。血液内科常规开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脐血干细胞输注及间充质干细胞输注等治疗技术,可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支持。

责任编辑:马甜
附件下载:
热点推荐
评论(0)
分享成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