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办”入场为营商环境加分
广州首例“信用办”用水报装在白云区诞生!日前,白云区通过“信用+供水服务”新模式,解决了一家企业在项目建设中的用水报批难题,从受理到批复仅用了两天,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成为自去年广州新政出台以来首宗成功应用案例。
信用+供水,如何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凭自身的公共信用申请用水。要知道,按传统方式,企业需要提供一系列产权资料才能办理施工用水审批,而这个过程通常耗时不少。对企业来说,如果时间点“卡”得不准,就容易因此延误工期。而“信用”入场,显然是一种创新举措,能够规避不少问题。
一是产权,以“信用报告+信用承诺”替代相关证明,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因历史原因无法报装的“用水难”。二是效率,减少对证照的搜集整理步骤,就是在办事流程上“做减法”,能够提高用水报装效率,让企业“少跑一次”。三是诚信,以“信用”为凭证规范企业用水行为,显然有助于提高他们诚信经营的意识。不难看出,这一模式是对公共服务领域堵点难点的深入剖析和有力破解。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可以发现“信用办”早有“端倪”。去年9月,广州市印发《广州市深化信用信息应用 优化提升电水气公共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将信用承诺制审批制度进一步延伸至电水气等涉及公共服务的行政审批当中。比如,在越秀,率先开展“信用+供电服务”试点,通过“信用办”有效解决老旧物业的“用电难”。这一经验还被广西、云南等地复制推广。由此看来,实施信用承诺制审批制度,以信用为支撑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减少行政审批中的壁垒,破除企业用水用电用气“梗阻”,塑造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大有文章可做。
作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和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双试点”城市,广州如何持续“出招”、精准“落子”,推动信用承诺制审批制度发挥更强的效能,显然是一道思考题。
一方面,深度融合。“信用+水电气”是信用数据与公共服务的融合探索,显示出了强大的赋能效果。未来,不妨尝试拓宽融合领域,推动信用数据深度变现,进一步发挥信用惠民便企的服务效能。另一方面,强化监管。承诺即入,但并非“随意承诺”“乱承诺”。要健全信用监管机制,优化企业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和管理,也要定期抽检企业信用履约情况,完善守信激励措施,强化失信联合惩戒。
营商环境只有更优,没有最优。从“两证办”到“信用办”,是一次升级转变,展示了广州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效、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有理由期待,未来将有更多探索、更多创新,为公共服务模式注入新活力。(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