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如何预防肌肉痉挛
医生在日常查房时,经常听到肾友们问的一个问题“医生,我经常腿抽筋是怎么回事啊?”
腿抽筋:即是肌肉痉挛,一种肌肉自发的强直性收缩,发生在小腿和脚趾的肌肉痉挛最常见,发作时疼痛难忍,可持续几秒到数十秒钟之久。肌肉痉挛如果发生在透析过程中,往往会给透析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肾友们的透析效果和健康质量。因此,了解“腿抽筋”,才能有的放矢地养护。

透析时腿抽筋原因
1单次透析超滤过多或过快
当患者血液中的毒素移除过快时,在低渗状态下,血管内的水分便会快速向细胞内转运,导致血容量下降,机体体液重新分布出现失衡。除此之外,患者体内的水分被过度清除,导致机体呈脱水状态,发生肌肉痉挛。
2低血压
在透析过程中,患者会因为脱水过多,导致循环血量降低,为了保证血压,保证重要器官的供血,患者四肢血管会出现代偿性收缩致肢体缺血,缺血后的肢体会进而出现痉挛。
3长期体重低于干体重水平
透析的目的之一就是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使体内的水不多不少,达到理想的水平衡状态,但是因为部分患者一味地追求过度脱水使体重低于干体重,也就是长期处于“干”的缺水状态,机体 水分不足,肌肉脱水,就会发生肌肉痉挛。
4毒素清除过多
透析效率过高,血液中毒素清除过快,血浆渗透压下降,大量水分从血管内流到血管外,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肌肉缺血,引起腿抽筋。
5低钙、低钠透析
有研究称,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体内的PH值会发生变化,血液里的游离钙会大大减少,进而发生低血钙性抽搐。此外,透析液的温度过低,或者是透析液中钠的浓度比较低,都有可能引起肌肉痉挛。
6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体内的各种脏器功能逐渐衰退,自身调节能力较差,并且由于肾功能衰竭,在透析过程中,血容量变化较大,会因为代谢功能差而出现肌肉痉挛或低血压。
7继发性肉碱缺失
尿毒症患者常常会伴有继发性肉碱 缺失的并发症,这会影响肉碱在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导致血管壁的反应能力变差,进而引起低血压,进一步引起肌肉痉挛。
预防措施
一是预防肌肉痉挛发作及减少发作频率;
二是肌肉痉挛发作时尽快缓解痉挛状态。
1、遵医嘱配合医生量身制定合理的透析方案,以减少上述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肌肉痉挛的发作频率。
2、严格限制透析脱水量,每次脱水不超过体重的4%,最多不能超过5%,65岁以上患者不要超过3%。例如,体重60公斤的患者每次透析脱水量最好不超过2.4公斤。
3、制定合适的透析方案。每个患者的透析方案不是一层不变的,患者之间的透析方式也是不同的,要个性化制定每个透析患者透析方案,比如透析器膜面积不是越大越好,血流量不是调的越大越好。
4、重视慢病管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膳食合理,加强户外运动锻炼,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因肉碱缺乏,更容易造成肌肉痉挛,那么日常就要注意补充肉碱,肉碱主要来源于牛、羊、猪肉等红肉中。
5、针对低钙引起的抽搐,要定期检查患者血液中钙的浓度,平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晒太阳,若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可静脉注射左卡尼汀。
6、透中需要紧急处理时,最常见处理方案是停超滤,必要时可遵医嘱回血,以增加血容量,肢体局部保温、按摩也很有帮助。(通讯员/邵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