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让梵高与德彪西在剧场相遇
新媒体合唱音乐会《梵高与我》在上海大剧院开启,为观众呈现科技和艺术交融的新场景。

“算法”让梵高与德彪西在剧场相遇

来源:文汇客户端2024-03-07

能否想象——梵高的画和德彪西的音乐在剧场里产生一场鲜活的、流动的“对谈”,而现场观众波动的情感也参与到这场特殊的对谈中。新的媒体技术正在革新观众体验,3月6日-3月7日晚,指挥彼得·迪克斯特拉率领荷兰室内合唱团,在上海大剧院开启新媒体合唱音乐会《梵高与我》,以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为观众呈现科技和艺术交融的新场景。

荷兰室内合唱团在音乐界的地位,常被类比“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管弦乐方面的地位一样”,乐团与指挥大师海汀克、布吕根、杨松斯都有过合作。其首席指挥彼得·迪克斯特拉是当今国际乐坛最受欢迎的合唱指挥之一。

《梵高与我》最初由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在2020年提议,意在“用音乐表达梵高的作品在人们心中唤起的情感”。于是,荷兰室内合唱团与意大利视听工作室fuse*共同策划了这场特别的新媒体合唱音乐会,它不是简单的“以名画PPT为布景的音乐会”,而是结合文森特·梵高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画作,选取同时代作曲家圣-桑、德彪西、马勒等人的作品,应用绘画算法及生物识别数据,将演出现场的视觉和声音、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联系起来,不仅利用多媒体让名画活起来、动起来,并且,现场的演奏和演唱的声浪、以及观众因为画面和音乐而产生波动的情绪,都会被“算法”转换成新媒体画面的一部分,所以,每一场演出都将是开放式的惊奇之旅。

从19世纪70年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由和平的氛围孕育了空前繁荣的文学、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梵高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作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对于传统的反叛与突破,对于色彩的独特见解,震撼了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他取莫奈与梵高之所长,进行“乐感式”的线条和色彩的探索。这两位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杰出艺术家前赴后继为艺术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梵高与我》的第一部分聚焦梵高的一生,以田野漫步、农民肖像、内心骚动等不同主题的画作呈现梵高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第二部分探究梵高作品的表现力以及对克里姆特的艺术影响;第三部分讲述了克里姆特风格的演变。

梵高曾说:“我希望我的画作能慰藉心灵,就像音乐一样。”与梵高同时代的欧洲知名作曲家德彪西、马勒等人亦受时代精神感召,为浪漫主义音乐开拓新篇。《梵高与我》选取了13首与梵高、克里姆特同时代的作曲家作品,在舞台上,借力于当代科技,圣-桑、德彪西、萨蒂、马勒、施特劳斯、勋伯格等人与两位画家相遇,诞生一场精神世界的对话。《梵高与我》不仅追溯了艺术家的私人生活和艺术历程,也是在时间的坐标系里与历史对话,通过梵高和克里姆特两种不同视角,呼应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等作曲家的作品,构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桥梁。

为《梵高与我》制作视听设计的fuse*视听工作室,善于将多学科艺术融合,利用新兴技术来诠释人类和自然现象的复杂性,通过制作装置和现场新媒体演出给观众带来惊奇的体验。在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和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支持下,fuse*视听工作室在高分辨率的梵高及克里姆特画作图像上开展工作,在视觉效果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画作局部特征和两位艺术家在画布上分配颜料的方式,尝试将有机世界的复杂行为与从画作中解码的大量数据相融合。同时,fuse*视听工作室借助梵高与克里姆特生活时代的历史影像和照片资料,对维也纳整座城市摄影测量重建,再现其19世纪的风貌,让当下坐在剧场的观众进入两位艺术家视角,看到他们眼中的往日的世界。

演出时,舞台后方放置两个呈V字形排列的巨大屏幕,梵高《向日葵》《盛开的杏花》、克里姆特《吻》《贝多芬饰带》等观众熟悉的画作以及历史资料在此交替出现。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演出不同,在《梵高与我》的现场,艺术家与观众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舞台上,32名荷兰室内合唱团成员的表现会被麦克风及皮肤电反应微光传感器(GSR)捕捉;舞台下,一台红外摄像机将通过人脸检测技术检测并收集观众的情绪,并陆续从观众的脸上提取情绪分析数据,台上台下的情绪共同影响着视觉画面的最终呈现。作为观众与合唱团纽带的指挥,其动作与面部表情也将被分析并插入到视觉呈现中,迪克斯特拉风趣地说,他觉得自己在指挥合唱团的同时,也在挥舞着一把巨大的画笔。演出的主创和在场观众共同创作了一场音乐会,使得每一场音乐会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场演出所涉及的画家和作曲家,在他们的时代都曾是艺术的先行者。其实,这场演出在这个时代也未尝不是“先行者”。演出前夜,指挥迪克斯特拉与合唱团六位成员与复旦大学师生交流时,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振兴谈到,用算法寻找情感和表述相互作用的痕迹,并且标记不同表述形式的共性,这正是时下AI研究中最前沿的“多模态研究”,《梵高与我》是上一个时代最前沿的文艺和这个时代最前沿科技的相遇。

新媒体合唱音乐会《梵高与我》曲目:

夏尔·卡米尔·圣-桑

1.《静夜》Calme des nuits

2.《花与树》Les fleurs et les arbres

这两首作品作于1882年。普法战争致使法国元气大伤,以瓦格纳和勃拉姆为代表的德奥音乐如庞大阴影覆盖着法国音乐,诞生于这种大环境中,内敛的《静夜》和流动的《花与树》既是情感的沉思,也是对艺术方向的寻觅。

克洛德·德彪西

3.《查理·德·奥尔良的三首香颂》Trois chansons de Charles d’Orléans

4.《祈祷》Les Angélus

5.《雪上足迹》Des pas sur la neige

在德彪西写出独唱歌曲《祈祷》的前一年,梵高意外死在法国南方的一片麦田里。

德彪西在艺术成长过程中深受诗人马拉美的影响,马拉美的象征主义美学观念帮助德彪西彻底摆脱陈腐的法国学院派的影响而走向现代。世纪之交,由于马拉美、波德莱尔和兰波等象征主义诗人,德彪西和拉威尔等音乐家,当然还有一众印象派画家的巨大影响,使得巴黎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

《雪上足迹》是德彪西最为成熟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体现,在音乐语言上彻底摆脱了统治西方音乐近三百年传统功能调性体系,把西方音乐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也正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在绘画领域中所做的,彻底瓦解了固有色透视法等西方传统绘画的语言规范,开创出现代主义绘画的新路。

埃里克·萨蒂

6.《第1号吉诺佩蒂》Gymnopédie nr.1

与德彪西的细腻朦胧的感官效应不同,萨蒂的风格清晰简洁,充满激情但不粗鲁。《第1号吉诺佩蒂》有古希腊的肃穆庄重,也蕴含了内在的和声张力。萨蒂的音乐风格体现了法国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这也是印象画派向后印象画派发展的一个风格取向,我们可以从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麦田来观察感受其中的根源和变异。

阿尔玛·马勒

7.《寂静之城》Die stille Stadt

8.《微风沉醉的夏夜》Laue Sommernacht

古斯塔夫·马勒

9.《暮色中》ImAbendrot

10.《我弃绝尘世》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gekommen

理查德·施特劳斯

11.《梦之光》Traumlicht

阿诺德·勋伯格

12.《三千年》Dreimaltausend Jahre

13.《和平人间》Friede auf Erden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是新旧世界的交替之地。马勒和勋伯格这两位维也纳艺术家,虽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艺术道路,但都以严苛的自律和诚实的表达,坚定而勇敢地将艺术向前推进。同样来自维也纳的克里姆特,以酒神般的狂放,在精英与大众,生活与艺术,现实与抽象,写实与装饰,高贵与艳俗,道德与欲望,升华与堕落之间,尽情地挥洒,不断打破包括现代艺术自身的种种法则和限制,把艺术推向更加多元更加极致的空间。

文汇记者 柳青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算法”让梵高与德彪西在剧场相遇

2024-03-07 06:05:43 来源:

能否想象——梵高的画和德彪西的音乐在剧场里产生一场鲜活的、流动的“对谈”,而现场观众波动的情感也参与到这场特殊的对谈中。新的媒体技术正在革新观众体验,3月6日-3月7日晚,指挥彼得·迪克斯特拉率领荷兰室内合唱团,在上海大剧院开启新媒体合唱音乐会《梵高与我》,以前所未有的演出形式为观众呈现科技和艺术交融的新场景。

荷兰室内合唱团在音乐界的地位,常被类比“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管弦乐方面的地位一样”,乐团与指挥大师海汀克、布吕根、杨松斯都有过合作。其首席指挥彼得·迪克斯特拉是当今国际乐坛最受欢迎的合唱指挥之一。

《梵高与我》最初由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在2020年提议,意在“用音乐表达梵高的作品在人们心中唤起的情感”。于是,荷兰室内合唱团与意大利视听工作室fuse*共同策划了这场特别的新媒体合唱音乐会,它不是简单的“以名画PPT为布景的音乐会”,而是结合文森特·梵高和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画作,选取同时代作曲家圣-桑、德彪西、马勒等人的作品,应用绘画算法及生物识别数据,将演出现场的视觉和声音、艺术家和观众的情感联系起来,不仅利用多媒体让名画活起来、动起来,并且,现场的演奏和演唱的声浪、以及观众因为画面和音乐而产生波动的情绪,都会被“算法”转换成新媒体画面的一部分,所以,每一场演出都将是开放式的惊奇之旅。

从19世纪70年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自由和平的氛围孕育了空前繁荣的文学、音乐、戏剧和视觉艺术,梵高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作为“后印象派”代表人物,梵高对于传统的反叛与突破,对于色彩的独特见解,震撼了奥地利象征主义画家克里姆特,他取莫奈与梵高之所长,进行“乐感式”的线条和色彩的探索。这两位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杰出艺术家前赴后继为艺术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梵高与我》的第一部分聚焦梵高的一生,以田野漫步、农民肖像、内心骚动等不同主题的画作呈现梵高生命体验和精神世界;第二部分探究梵高作品的表现力以及对克里姆特的艺术影响;第三部分讲述了克里姆特风格的演变。

梵高曾说:“我希望我的画作能慰藉心灵,就像音乐一样。”与梵高同时代的欧洲知名作曲家德彪西、马勒等人亦受时代精神感召,为浪漫主义音乐开拓新篇。《梵高与我》选取了13首与梵高、克里姆特同时代的作曲家作品,在舞台上,借力于当代科技,圣-桑、德彪西、萨蒂、马勒、施特劳斯、勋伯格等人与两位画家相遇,诞生一场精神世界的对话。《梵高与我》不仅追溯了艺术家的私人生活和艺术历程,也是在时间的坐标系里与历史对话,通过梵高和克里姆特两种不同视角,呼应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等作曲家的作品,构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桥梁。

为《梵高与我》制作视听设计的fuse*视听工作室,善于将多学科艺术融合,利用新兴技术来诠释人类和自然现象的复杂性,通过制作装置和现场新媒体演出给观众带来惊奇的体验。在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和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支持下,fuse*视听工作室在高分辨率的梵高及克里姆特画作图像上开展工作,在视觉效果的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画作局部特征和两位艺术家在画布上分配颜料的方式,尝试将有机世界的复杂行为与从画作中解码的大量数据相融合。同时,fuse*视听工作室借助梵高与克里姆特生活时代的历史影像和照片资料,对维也纳整座城市摄影测量重建,再现其19世纪的风貌,让当下坐在剧场的观众进入两位艺术家视角,看到他们眼中的往日的世界。

演出时,舞台后方放置两个呈V字形排列的巨大屏幕,梵高《向日葵》《盛开的杏花》、克里姆特《吻》《贝多芬饰带》等观众熟悉的画作以及历史资料在此交替出现。与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演出不同,在《梵高与我》的现场,艺术家与观众都是其中的一部分:舞台上,32名荷兰室内合唱团成员的表现会被麦克风及皮肤电反应微光传感器(GSR)捕捉;舞台下,一台红外摄像机将通过人脸检测技术检测并收集观众的情绪,并陆续从观众的脸上提取情绪分析数据,台上台下的情绪共同影响着视觉画面的最终呈现。作为观众与合唱团纽带的指挥,其动作与面部表情也将被分析并插入到视觉呈现中,迪克斯特拉风趣地说,他觉得自己在指挥合唱团的同时,也在挥舞着一把巨大的画笔。演出的主创和在场观众共同创作了一场音乐会,使得每一场音乐会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场演出所涉及的画家和作曲家,在他们的时代都曾是艺术的先行者。其实,这场演出在这个时代也未尝不是“先行者”。演出前夜,指挥迪克斯特拉与合唱团六位成员与复旦大学师生交流时,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钱振兴谈到,用算法寻找情感和表述相互作用的痕迹,并且标记不同表述形式的共性,这正是时下AI研究中最前沿的“多模态研究”,《梵高与我》是上一个时代最前沿的文艺和这个时代最前沿科技的相遇。

新媒体合唱音乐会《梵高与我》曲目:

夏尔·卡米尔·圣-桑

1.《静夜》Calme des nuits

2.《花与树》Les fleurs et les arbres

这两首作品作于1882年。普法战争致使法国元气大伤,以瓦格纳和勃拉姆为代表的德奥音乐如庞大阴影覆盖着法国音乐,诞生于这种大环境中,内敛的《静夜》和流动的《花与树》既是情感的沉思,也是对艺术方向的寻觅。

克洛德·德彪西

3.《查理·德·奥尔良的三首香颂》Trois chansons de Charles d’Orléans

4.《祈祷》Les Angélus

5.《雪上足迹》Des pas sur la neige

在德彪西写出独唱歌曲《祈祷》的前一年,梵高意外死在法国南方的一片麦田里。

德彪西在艺术成长过程中深受诗人马拉美的影响,马拉美的象征主义美学观念帮助德彪西彻底摆脱陈腐的法国学院派的影响而走向现代。世纪之交,由于马拉美、波德莱尔和兰波等象征主义诗人,德彪西和拉威尔等音乐家,当然还有一众印象派画家的巨大影响,使得巴黎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的中心。

《雪上足迹》是德彪西最为成熟的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体现,在音乐语言上彻底摆脱了统治西方音乐近三百年传统功能调性体系,把西方音乐引向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也正是法国印象派画家在绘画领域中所做的,彻底瓦解了固有色透视法等西方传统绘画的语言规范,开创出现代主义绘画的新路。

埃里克·萨蒂

6.《第1号吉诺佩蒂》Gymnopédie nr.1

与德彪西的细腻朦胧的感官效应不同,萨蒂的风格清晰简洁,充满激情但不粗鲁。《第1号吉诺佩蒂》有古希腊的肃穆庄重,也蕴含了内在的和声张力。萨蒂的音乐风格体现了法国文化的另一个侧面,这也是印象画派向后印象画派发展的一个风格取向,我们可以从莫奈的睡莲和梵高的麦田来观察感受其中的根源和变异。

阿尔玛·马勒

7.《寂静之城》Die stille Stadt

8.《微风沉醉的夏夜》Laue Sommernacht

古斯塔夫·马勒

9.《暮色中》ImAbendrot

10.《我弃绝尘世》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gekommen

理查德·施特劳斯

11.《梦之光》Traumlicht

阿诺德·勋伯格

12.《三千年》Dreimaltausend Jahre

13.《和平人间》Friede auf Erden

世纪之交的维也纳,是新旧世界的交替之地。马勒和勋伯格这两位维也纳艺术家,虽有着不同的信仰和艺术道路,但都以严苛的自律和诚实的表达,坚定而勇敢地将艺术向前推进。同样来自维也纳的克里姆特,以酒神般的狂放,在精英与大众,生活与艺术,现实与抽象,写实与装饰,高贵与艳俗,道德与欲望,升华与堕落之间,尽情地挥洒,不断打破包括现代艺术自身的种种法则和限制,把艺术推向更加多元更加极致的空间。

文汇记者 柳青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发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