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学”,年轻人社交的新追求,你怎么看?
 今年春节假期过后,重新返回职场、学校的年轻人普遍发自认“确诊淡淡综合症”。在青年群体中,“淡学”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什么都淡淡的”生活方式。

“淡学”,年轻人社交的新追求,你怎么看?

来源:海报新闻 2024-03-09

今年春节假期过后,重新返回职场、学校的年轻人普遍发自认“确诊淡淡综合症”。在青年群体中,“淡学”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什么都淡淡的”生活方式。

“e人”还是“i人”?答:淡人

当我们还在问你是“e人”还是“i人”的时候,一股淡淡风社交学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大家争相认领的人设或者说努力想成为的样子不再是“e人”“i人”,而是“淡人”。

什么是淡人?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淡人”的精神状态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淡定、钝感、稳定和自在。不管是社交关系、生活方式,还是恋爱心态、说话语气……全都淡淡的。

过去,许多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各种关系。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通信工具的普及,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社交的本质。

今年春节,一批年轻人开始选择“断亲”,他们不愿意再与亲戚维持表面熟络,淡淡地退出家庭群、淡淡地消失。

“淡学”热潮下,年轻人不再热衷于频繁的聚会和热闹的场合,而是更加倾向于选择志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人进行深入交往。他们更愿意于通过线上平台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自由,也更加符合他们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需求。

余华老师在《在细雨中呼喊》里的金句“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淡淡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淡人”如是说。

“淡人”是如何炼成的?

28岁的小汪一直秉持不争不抢、用心完成好自己的每一件事的信条。受不了越来越长时间加班的他选择辞职创业,他说:“我不想过那种每天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的生活,我更想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淡人”?网友玛嘉烈儿的答案是:“因为情绪起伏太大了,容易内耗。”“淡人”所代表的平和感,便是当代年轻人在囿于内耗的困境中寻求的那一份自若与释然,这种生活方式被视为精神状态最稳定的象征。

“淡不是冷漠,也不是懒,淡只是为了维护内心的边界与秩序。”一位“淡人”这样说道。淡学某种程度上彰显着一种朴素又超前的精神状态:不再要求自己在他人的评价体系里得到认可,不再强求主流价值观里的成就与意义。

“‘淡学’是当下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王慧表示,“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物质都非常踊跃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要面对各种明流、暗流,甚至泥石流。曾经的他们也会被卷入到各种‘流’中。但是经过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只想一件事情,就是像定海神针那块大石头一样沉住。”

那么多“淡学”的案例,其实就是想表达,现在的人已经对纷繁的世事感受到了疲惫,但是仍然想要渴求自己内心的一方宁静。“淡学”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也是对生活新理解的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既需要年轻人的自我探索和调整,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摆烂还是看开?

心理师建议“淡而不庸”

“这不就是摆烂嘛”“就是累了”“顺其自然,看开了”……网友讨论炸锅。当“淡学”成为社交显学,年轻人是摆烂还是看开了?

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高级心理教师曹大刚表示,这种“淡淡”的情绪是阶段性的自我调整、自我积累和自我愈合,当人们经历了冷静的思考、积攒够能量,就可以重新出发,迎接新生活。所以,“淡淡”阶段可以看成是人生路上的驿站,最好的节奏应该是,面对不同事物时,都能给出相应且适当的情绪反应,让自己像一篇乐章一样有起有伏。

“对于年轻人秉持的‘淡学’理念,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毕竟这比‘躺平’的状态要好很多,但我们也要引导年轻人能正确看待生活,迸发出原本应有的活力。”王慧说,“在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同时,不忘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将是这届年轻人走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她建议“淡而不庸”,在“淡淡生活”的同时激发探索热情。“年轻人更能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和打动,新事物、新项目的开发与接纳程度也最高,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尝试探索新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内驱力,进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王慧说。

(海报新闻编辑 宋玉 综合青春上海、环球时报、西部决策等)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淡学”,年轻人社交的新追求,你怎么看?

2024-03-09 08:06:11 来源:

今年春节假期过后,重新返回职场、学校的年轻人普遍发自认“确诊淡淡综合症”。在青年群体中,“淡学”正在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一种“什么都淡淡的”生活方式。

“e人”还是“i人”?答:淡人

当我们还在问你是“e人”还是“i人”的时候,一股淡淡风社交学开始在年轻人中流行,大家争相认领的人设或者说努力想成为的样子不再是“e人”“i人”,而是“淡人”。

什么是淡人?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淡人”的精神状态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淡定、钝感、稳定和自在。不管是社交关系、生活方式,还是恋爱心态、说话语气……全都淡淡的。

过去,许多人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各种关系。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通信工具的普及,年轻人开始重新思考社交的本质。

今年春节,一批年轻人开始选择“断亲”,他们不愿意再与亲戚维持表面熟络,淡淡地退出家庭群、淡淡地消失。

“淡学”热潮下,年轻人不再热衷于频繁的聚会和热闹的场合,而是更加倾向于选择志趣相投、价值观相近的人进行深入交往。他们更愿意于通过线上平台来建立和维护关系,这种方式更加灵活、自由,也更加符合他们对于个人空间和隐私的需求。

余华老师在《在细雨中呼喊》里的金句“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独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淡淡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淡人”如是说。

“淡人”是如何炼成的?

28岁的小汪一直秉持不争不抢、用心完成好自己的每一件事的信条。受不了越来越长时间加班的他选择辞职创业,他说:“我不想过那种每天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的生活,我更想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当“淡人”?网友玛嘉烈儿的答案是:“因为情绪起伏太大了,容易内耗。”“淡人”所代表的平和感,便是当代年轻人在囿于内耗的困境中寻求的那一份自若与释然,这种生活方式被视为精神状态最稳定的象征。

“淡不是冷漠,也不是懒,淡只是为了维护内心的边界与秩序。”一位“淡人”这样说道。淡学某种程度上彰显着一种朴素又超前的精神状态:不再要求自己在他人的评价体系里得到认可,不再强求主流价值观里的成就与意义。

“‘淡学’是当下年轻人面对现实压力的一种应对方式。”上海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咨询师王慧表示,“现在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个信息、物质都非常踊跃的社会环境中,时时刻刻仿佛置身于一个波涛汹涌的海里,他们要面对各种明流、暗流,甚至泥石流。曾经的他们也会被卷入到各种‘流’中。但是经过了这一切之后,他们只想一件事情,就是像定海神针那块大石头一样沉住。”

那么多“淡学”的案例,其实就是想表达,现在的人已经对纷繁的世事感受到了疲惫,但是仍然想要渴求自己内心的一方宁静。“淡学”既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挑战,也是对生活新理解的体现,这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既需要年轻人的自我探索和调整,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摆烂还是看开?

心理师建议“淡而不庸”

“这不就是摆烂嘛”“就是累了”“顺其自然,看开了”……网友讨论炸锅。当“淡学”成为社交显学,年轻人是摆烂还是看开了?

国家卫健委心理治疗师、高级心理教师曹大刚表示,这种“淡淡”的情绪是阶段性的自我调整、自我积累和自我愈合,当人们经历了冷静的思考、积攒够能量,就可以重新出发,迎接新生活。所以,“淡淡”阶段可以看成是人生路上的驿站,最好的节奏应该是,面对不同事物时,都能给出相应且适当的情绪反应,让自己像一篇乐章一样有起有伏。

“对于年轻人秉持的‘淡学’理念,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毕竟这比‘躺平’的状态要好很多,但我们也要引导年轻人能正确看待生活,迸发出原本应有的活力。”王慧说,“在追求内心平和与满足的同时,不忘积极面对生活的挑战,将是这届年轻人走向未来的重要课题。”

她建议“淡而不庸”,在“淡淡生活”的同时激发探索热情。“年轻人更能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和打动,新事物、新项目的开发与接纳程度也最高,我们可以通过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尝试探索新事物,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成为推动他们前进的内驱力,进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王慧说。

(海报新闻编辑 宋玉 综合青春上海、环球时报、西部决策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