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
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

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

全国两会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值得思考。

有人可能觉得农业是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沾边。其实,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因其诞生最早也最为基础。但是,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农业也可以很先进。如能通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和迭代升级,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完全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因此,和其他产业一样,农业具备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土壤。

从现实看,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相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农民常说,增产量靠化肥、治病虫靠农药,种粮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相比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多处于较低水平,虽产量庞大,但相对成本高、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依靠传统、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初露端倪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新质生产力不会凭空而生,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其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但与农业科技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很多领域依然处于跟跑阶段,重大原创性成果不足,推广应用也不够顺畅。当务之急是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为新而新,而要瞄准产业所需。对农业而言,最大的硬道理就是让14亿多人吃饱吃好。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要放松粮食生产,也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紧紧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这个核心,用更少的资源和投入实现更好的产出和效益。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目的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这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方面是大产业与小农户的关系。在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也是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农业既要保供给、保生态,也要保收入、保稳定。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不是唯效率论,不能单纯追求生产效率的提升,必须兼顾各类农业生产者的生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尤其要让小农户受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为此,应以要素的相对集聚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以要素的有效运用推动主体间竞争合作。

另一方面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并不唯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多元、利益关系更复杂,对其中的艰难和风险应有充分认识,不能简单草率,不能急于求成。各地不宜下指标或定任务,而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把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使其勇于探索、敢于试验。须知,“试对”当然可喜,“试错”也难能可贵。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各领域新质生产力融合互动、耦合共生,不可能孤军独进。新发展阶段,如能趁势而起、顺势而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极大改变农业的面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

2024-03-12 06:30:52 来源:

全国两会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种业振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值得思考。

有人可能觉得农业是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不沾边。其实,农业被称为第一产业,因其诞生最早也最为基础。但是,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业,农业也可以很先进。如能通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和迭代升级,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完全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因此,和其他产业一样,农业具备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土壤。

从现实看,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尤为迫切。相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农民常说,增产量靠化肥、治病虫靠农药,种粮一年不如打工一月。相比农业强国,我国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多处于较低水平,虽产量庞大,但相对成本高、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依靠传统、常规的生产力水平提升是远远不够的。初露端倪的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新质生产力不会凭空而生,离不开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耦合。农业新质生产力也不例外,其本质是由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63%,但与农业科技强国还存在不小差距,很多领域依然处于跟跑阶段,重大原创性成果不足,推广应用也不够顺畅。当务之急是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农业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为新而新,而要瞄准产业所需。对农业而言,最大的硬道理就是让14亿多人吃饱吃好。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要放松粮食生产,也绝不能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紧紧围绕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这个核心,用更少的资源和投入实现更好的产出和效益。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目的是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这需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一方面是大产业与小农户的关系。在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也是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农业既要保供给、保生态,也要保收入、保稳定。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不是唯效率论,不能单纯追求生产效率的提升,必须兼顾各类农业生产者的生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尤其要让小农户受益,鼓励和支持广大小农户走同新质生产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为此,应以要素的相对集聚推动适度规模经营,以要素的有效运用推动主体间竞争合作。

另一方面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各不相同,决定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并不唯一。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及的利益主体更多元、利益关系更复杂,对其中的艰难和风险应有充分认识,不能简单草率,不能急于求成。各地不宜下指标或定任务,而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把选择权交给经营主体,使其勇于探索、敢于试验。须知,“试对”当然可喜,“试错”也难能可贵。

农业新质生产力与各领域新质生产力融合互动、耦合共生,不可能孤军独进。新发展阶段,如能趁势而起、顺势而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将极大改变农业的面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乔金亮)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文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