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微短剧在各大平台迅速走红,今年春节期间,超过800部微短剧竞逐春节档,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2024年的微短剧旋风刮得更猛烈了,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腾讯系等各路玩家都在加速发力短剧赛道。
起底月进账4亿的短剧公司
2024年,《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等短剧爆款迭出,有的剧集上线当日充值达2000万元。这部短剧背后的出品方、发行方,除了大名鼎鼎的咪蒙团队外,还有一家叫点众科技的公司。点众科技押中多款短剧,还与咪蒙合作发行《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据高管透露,去年9月开始,点众每月的充值收入,稳定在4至5个亿之间。
企查查APP显示,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法定代表人为陈瑞卿,注册资本约456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影视策划、摄影扩印服务等,由何春虹、天津万卷书城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有限合伙)、陈瑞卿等共同持股。
信息显示,该公司对外投资企业共14家,其中12家为存续状态,包括天津每日趣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点众快看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淘粉吧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此外,该公司拥有90项专利,多为用户手机界面相关的外观专利,其还申请注册了“河马剧”“乘风破浪的婚姻”“至尊神眼”等商标,同时还登记多个软件及作品著作权。2022年年报信息显示,该公司参保人数542人。
短剧爆款编剧月入可超10万
据从业者透露,目前短剧编剧的剧本报价依据往期作品流量加分成可以大致分为四档,以流水破500万元的小爆款为例,能拿到10万元左右分成。
数据显示,广东微短剧相关企业数量最多。我国现存7.81万家短剧相关企业,广东现存1.77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位居第一。山东、陕西分别现存0.72万家、0.57万家微短剧相关企业,位居前三。此后是海南、浙江、四川等地。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其中仅第三季度就发行了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2倍。到2027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加强对微短剧市场的监管势在必行
在迅猛增长的同时,微短剧市场也充满诸多问题。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微短剧内容题材上大部分以“扮猪吃虎”“打脸”等剧情为主。剧情上越土、越狗血就越能吸引网民的眼球。网络微短剧市场正处于野蛮发展时期,导致目前盗版、侵权、价值观引导不良等问题不断浮出水面,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因此,加强对微短剧市场的监管势在必行。去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明确从七个方面加大对网络微短剧的管理力度和细化举措,包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工作。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应进一步完善微短剧的相关管理机制,加强监管。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张凯丽则建议,加强规范管理和平台审核,把好内容“导向关”,提升MCN等制作机构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大优质网络微短剧推荐,营造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视听空间,对存在审美低俗、格调低下等导向不良的短视频,应予以清理。
无论是从现阶段看,还是从未来看,微短剧是一条值得期待的赛道,但要玩好微短剧,会越来越不容易,最终保持内容的创新性,才能脱颖而出。
海报新闻编辑 包春玲 综合 中国经营报、中国报道、海报新闻、企查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