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尚未交付,但张小姐已经忧心忡忡。
两年前,她掏空积蓄,花了500多万在杭州丁桥买了套房子,原本以为哪怕达不到销售口中的“标杆”品质,但总也差不到哪里去。谁知道随着交付期的临近,房子的外立面造好了,业主们打眼一看,简陋得如同“水泥房”一样,和原本宣传的样子天差地别。“连外立面都这样,内部的品质我们更不敢想了。”
竭尽所能买一套自己心仪的房子,却遭到开发商“减配”交付,这样的情况并不只发生在张小姐身上。在潮新闻“记者帮”平台上,我们收到不少此类投诉。
500多万买的改善房
外立面像“水泥房”
多年前,张小姐来到杭州,通过努力打拼终于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并且成家立业生下了宝宝。
孩子出生后,父母便过来帮忙照顾,原来住的房子就显得有点小了。和丈夫一商量,俩人决定买套大房子。经过精挑细算,他们最终选中了一套139平方米的改善房,加上车位一共花了500多万。
买完房子后,张小姐一直期盼着能早点交付,有时还会和家人到附近走走,看看房子建得怎么样了。她说,这种充满期待的日子,过得很开心,但最近情况发生了巨变。
“前段时间,开发商公布了房子的外立面进度已经达到100%了,有业主去现场看,发现和原来沙盘上显示的差别很大,像个‘水泥房’一样。”听说这个消息的张小姐也去现场看了看,看完“心都凉了”。
她向记者发来了一组对比照片,是该楼盘外立面的“买家秀”和“卖家秀”。从这组照片中可以看出来,开发商宣传海报和沙盘中的楼盘外立面,和现在造好的样子,确实存在较大出入。宣传中的外立面颜色有深有浅,更加富有层次感;但现在造好的外立面,则看起来“灰头土脸”,有业主吐槽像“水泥房”。
“这完全就是虚假宣传,货不对板,明摆着欺诈消费者。”
向“记者帮”求助的,并不止张小姐一人,另一位该小区的业主杨先生也表示,“我买的是精装,他给的是毛坯。100多户业主有苦无处诉,希望记者帮能关注此事,还我们老百姓一个公道。”
接到求助后,记者也来到了现场,因为该楼盘尚未交付,无法进入内部,从周边打眼望去,小区的外立面比较灰暗,确实有点像没有装饰过的“水泥房”。
据业主们反映,问题发生后,他们从去年10月开始,就一直和开发商沟通,原本对方态度还比较好,也表示会出整改方案,结果“前几天第三次沟通,突然又明确表态拒绝整改”。
无奈之下,业主只能通过媒体以及其他各种渠道投诉。3月12日下午,针对该问题,记者联系了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徐女士,对方表示该事项街道已介入协调,“项目公司会积极对接处理。”
据了解,目前开发商已同意近期举行一次三方会谈,讨论如何解决该问题。
说好的“浅灰色”
怎么变成了过时的“土黄色”
无独有偶,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陈先生身上。
半年多前,陈先生在萧山宁围街道买了一套房。楼盘叫瞰奥府,开发商是“能建城发”。
最近,陈先生遭遇了和张小姐一样的困惑,随着瞰奥府陆续完成外立面涂刷工作,小区的200多位业主们发现自家小区变了“脸”:原本在宣传中灰白色的外立面,怎么就变成了过时的“土黄色”?业主们感到自己受到了欺诈,在今年2月向潮新闻“记者帮”求助。
记者调查后发现,该楼盘外立面颜色与前期宣传不符的情况确实存在。
另外,现场还有业主告诉记者,几天前他们又去看了该小区的样板房,发现一年不到,样板房的墙面上已出现了多条裂痕。针对这一说法,记者也来到样板房核实,果然,在其中一间样板房客厅的墙面上看到两处明显裂痕。
在“记者帮”介入报道后,开发商表示将在3月对瞰奥府小区的外立面事宜进行决策。3月11日,记者从开发商处获悉,经过积极多方沟通,公司同意对瞰奥府小区外立面颜色进行整改。
陈先生说,这对于业主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他们也会向“记者帮”持续反馈后续进展。
好不容易交付了
房子质量令人堪忧
类似的情况不止发生在杭州,台州的莫先生向潮新闻“记者帮”栏目反映,在房子交付时遇到了各种问题。
三年前,他花了200多万元,购买了一套温岭中骏宝龙广场105平方米的房子,打算自住。
“房子原本去年6月交付,但一直没办法如期交付。我们从去年7月开始反复维权沟通,一直到今年1月,房子终于交付了,拖了整整大半年。”莫先生说。
然而,延迟这么久交付,房子的质量依旧让人不省心。
“厨房贴的瓷砖大量空鼓,浴室里的防水没做,门框边的乳胶漆脱落,而这些还都是小问题。还有业主遭遇了房子交付时,门框都没有做的情况。”
问题还不止这些。
莫先生告诉记者,小区地下车库在一场大雨后,顶部和通道就漏水;楼幢连廊顶部的涂料,被大风刮过后层层剥落;小区的绿化带里,还有电线直接裸露在外……
“这样的房子,已经不是住得舒不舒心的问题,连基本的安全都没办法保障。”莫先生说。
和莫先生买在一个小区的另一位业主说,“购买时开发商向我们宣传的都是这个小区要打造成温岭全新的城市中心地标,有空中花园,还能跟隔壁的宝龙广场连接,但现在这个连廊也没有造好。”
这样质量的房子,业主们为何会签字收房?业主们说,这其实也是迫于无奈。
原来,这个项目共有两期,其中一期已如期交付,二期建设过程中宝龙地产爆出债务违约,业主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签字收房,要么购房款变成开发商的欠款。
莫先生将这些问题都发在了社交平台上,也投诉到了相关部门,希望以此督促开发商整改,但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记者联系了宝龙地产相关负责人,对方表示会跟进处理。但莫先生却不相信,“他们口头上总是答应得好好的,但是一到落实就执行不下去,前面已经沟通过多次,还是没什么效果。”
记者多次致电后 ,终于联系上了温岭住建局的工作人员,他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们需要联合物业和开发商上门勘察验房,如果业主投诉的内容属实,会联系开发商进行整改,另外他建议业主是不是可以动用物业维修基金来进行修缮,“因为是新小区,还没有组建业委会,这需要业委会组建完成之后,需要投票通过才能进行。”
多位小区业主不同意动用维修基金:“监管账户上只有3000多万的资金,小区一共十四栋楼,都要修,等于现在就把维修基金里的花完了,以后怎么办?”
带着业主们的疑问,两周前,记者又发函至温岭住建局,希望对方介入处理,并出具书面回复,但截至3月13日下午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记者手记:
如约高品质交付
靠的是责任而不是良心
买房,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也是人生中的大事。
掏光积蓄买到的房子,不像宣传中的那样美好,甚至是偷工减料,无论对谁来说,都是很闹心的事情。
采访中,多位读者反映,在买房这件事上,面对开发商,消费者常常处于弱势,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现难、维权难、投诉难,也有人怕影响房子未来的交易价格,不愿公开相关问题。
其实,解决此类问题,靠的还是监管,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积极介入处理,督促开发商整改,必要时给出处罚,而不是投诉电话来了,依旧无动于衷。
对于开发商来说,如约高品质交房,本身就是一种责任,而不能成为考验良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