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场 | 创建世界火锅之都 重庆底气何在?
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而在重庆,人们常说一句话:“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辣椒的辣、花椒的麻,各种食材在舌尖翻滚跳跃。重庆与火锅,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如今,关于火锅,重庆又有了新目标——“创建世界火锅之都”!
3月14日,重庆市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举行。会上,重庆市商务委主任章勇武表示,到2027年,重庆力争实现火锅全产业产值5000亿元;到2035年,重庆争取成功创建世界火锅之都。
创建世界火锅之都,重庆底气何在?
一城麻辣,百年飘香。
麻辣鲜香的重庆火锅,翻滚的不仅是红红火火的热汤,也是文化沉淀的历史。
目前学术界多数认为,重庆火锅起源于南纪门外宰房街、川道拐、石板坡一带。
1891年,重庆开埠后,得水运之利,重庆很快成为西南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开埠带来的庞大人群,推动重庆毛肚火锅的流行。
大约在上世纪20年代,毛肚火锅开始进入市民社会。这段时间,出现兼营毛肚火锅的小餐馆,火锅也成为重庆人特有的饮食符号。
“在上世纪30年代,固定的火锅店开始增多,著名的云龙园火锅,就是1930年前后在临江门出现的。”重庆美食评论学会会长、历史文化作家司马青衫一直研究重庆火锅文化,在他看来,重庆火锅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经过多种形态、多种味型的演变与发展。
自诞生后,重庆毛肚火锅就以挑挑火锅、摊摊火锅、棚棚火锅等多种形式并存;进入小餐馆后,以兼营形式出现;再诞生独立的火锅馆;到如今,形成大量加盟连锁、合营联营等形式,丰富多样。
经过百年发展,重庆火锅不仅形式多样,流派和味型也多元化发展。司马青衫表示,重庆火锅流派,主要有传统的“水火锅”和“老火锅”。
水火锅油少汤多,柔和、鲜香、相对清爽;老火锅一锅里面,大部分是牛油,特点重麻辣、厚滋味、相对油腻。
在重庆,还可品尝各种不同味型的火锅。荔枝味口感回甜,香辣型香味扑鼻,老火锅味型重油重麻辣,此外酱香型、糊香型、泡椒型等火锅,也都在重庆占有一席之地。
重庆火锅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味型多元,铸就创建世界火锅之都坚实的文化基底。
华灯初上,伴随着弥漫着的麻辣香气,不少重庆火锅店门前,大排长龙。满满一桌食材,亲朋好友聚会间的欢声笑语,这份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来重庆,吃火锅,似乎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共识。火热的重庆火锅,
带动着火热的消费市场。
龙年春节前夕,重庆市商务委举办的“2024重庆火锅年欢节”,拉开2024全市迎新消费季的序幕。
刘一手、小天鹅等多家知名商家,在九龙坡步行街,打造的火锅长龙宴一字排开,热闹非凡。一个多月时间里,共吸引约42万人次参与,现场实现消费1571.8万元,带动相关消费4300余万元。线上拉动到店、到家火锅相关消费近4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链消费近100亿元。
春节期间,重庆各大火锅品牌商家的营业额也屡创新高。
刘一手火锅、德庄火锅直营店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27.2%、38.15%;莺花渡客流量同比上涨31%,营业额提升22%;赵美丽火锅全国门店最高翻台突破10轮,营业额比春节前提升53%;秋孃孃火锅的单日营业额超过20万,创历史新高。
“春节想吃个火锅,排队至少2个小时起。”网友们一边“吐槽”,一边乖乖等着排位叫号。
重庆市火锅产业协会会长陈国华表示,2023年,全市火锅企业1.77万家、增长6.6%,火锅门店3.7万家、增长9.1%,火锅消费720亿元、占餐饮收入31.2%,火锅全产业链产值3000亿元。
“根据美团大数据分析,截至2023年底,全国火锅店铺数量,相比去年增长了31%。这背后,是消费者对火锅文化不断增长的热情和认可。”美团公共事务高级总监李宁发现,川渝火锅门店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占全品类的32%。
重庆火锅,为何如此受欢迎?
“这和重庆火锅的实力、地位有关。”重庆饮食文化专家、《火锅中的重庆》执行主编林文郁称,“作为中国麻辣火锅源头坐标的重庆,率先在全国开创了麻辣火锅的先河。大家吃火锅,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重庆火锅。”
然而,重庆火锅要做大做强,就不能满足现状、原地踏步。火锅产业连接一二三产业,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要高质量发展,就需打造完善的产业体系。
为此,重庆印发《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从消费场景、品牌设计多个维度,完善提升火锅产业的各项体系。
——推进火锅消费场景提升工程,规划建设火锅发源地、千年古镇火锅传承地、机场火锅目的地、生态火锅集聚地、火锅公园等,重点建设国际火锅城,打造特色消费新场景、新地标。
——推进火锅品牌设计提质工程,塑造简洁、清晰、代表性强、辨识度高的品牌形象,加大重庆火锅公共品牌在餐饮门店、火锅底料、预包装火锅食材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构建火锅产业发展动力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来渝考察、投资火锅产业。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与重点火锅流派在产业、市场、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共建川渝火锅产业联动发展新高地。
“重庆出台这份发展意见,对我们火锅行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完善的产业体系,更有利于企业出海,进一步扩大重庆火锅的影响力。”重庆刘一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梅直言,近年来,刘一手火锅扎根重庆的同时,还面向全国并积极出海,已拥有60余家海外门店,业务遍布十多个国家。“我们海外门店接待的顾客中,有70%左右是外国顾客,通过火锅,让他们喜欢上中国饮食乃至中国文化。”
民以食为天。对于火锅来说,底料与食材,缺一不可。
百家百味,每一家火锅商家的底料、食材都有着“独家秘方”。可要走向世界,又需要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这看似矛盾的难题,如何破局?
2018年,重庆出台《麻辣火锅底料辣度量化及等级划分》的地方标准;2022年,《重庆麻辣火锅底料麻度量化及等级划分》地方标准发布……对辣度、麻度进行分级定标准,意味着重庆火锅进入科学量化的数据时代。
“这并不是要让火锅失去自我特色,只是让辣度、麻度标准更加精细化。”陈国华表示,推广火锅底料辣度、麻度等标准,有利于传播标准化理念、营造标准化氛围,打造全国火锅标准制定发布中心。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较好基础、较有特色的原辅料食材基地886个,与火锅食材相关的原料基地706个,占基地总数量的81.5%。
为打造火锅食材优质供给基地,重庆将加强农商、农企对接互联,坚持“一区(县)一品”,引导区县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植养殖火锅食材基地,发展绿色、有机及具备地理标志的特色农产品。
作为农业大区,合川素有“巴渝粮仓”之称。“2023年,合川区火锅食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60亿元。”合川区副区长刘本万表示,合川区已初步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并成立“川渝藏”十八地火锅食材联盟。
綦江区则紧盯火锅调味料、食材、饮品等细分赛道,加快底料、中央厨房等重大项目落地。綦江区副区长陈贤透露,将推进全区7万亩辣椒、3.5万亩花椒种植,健全全产业链条。
“火锅产业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的竞争。”在重庆德庄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建看来,保障火锅产品质量,全产业链至关重要,德庄在全国建立了7大原料基地,所有原料均来自基地直采或大宗采集,并实现产品原料溯源管理。
“一锅煮天下”。重庆火锅,煮的是五湖四海,品的是麻辣鲜香。
创建世界火锅之都,既是重庆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体现,也是重庆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有力助推 ,更是重庆面向全球、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广阔胸襟。
华龙网首席记者 董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