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场电影的网购价与票面价不同,“差价”去哪儿了?
明明手机买票付的是36元,到了电影院取出票发现,票价显示为29元,差价跑哪里去了?今年电影市场火热,无论是春节档,还是最近扎堆上映的进口大片,电影院熙熙攘攘的同时有观众发现,网购电影票的价格,与取票拿到的电影院上的价格不一致,存在差额现象。
在社交平台搜索“电影的票面价格”、“电影票网购价格”“电影票价不一样”等,会看到不少投诉。综合网友多方提及的情况,记者注意到,电影票的票价争议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
1、同一场次的电影票价不一样。有上海网友提前网购电影票时,票价为45元一张。准备看电影前30分钟,无意中却发现,票价突然降成了25元一张,而经查看座位图,最佳观影区仍然有座位,并不存在非最佳观影区座位打折出售的情况。
2、不同的手机购买同一场同一座位的票价不一样。有网友提到,自己与朋友一起买同场电影票时发现,同一座位的票价却有不同,朋友手机显示每张电影票23.9元,他的手机却显示每张电影票34元,相差10.1元。
3、还有一种就是,明明手机买票付的是36元,到了电影院取出票发现,票价显示为29元,出现了差价。有的票面会显示“服务费”,但有的票面没有显示其他价格组成。
关于此类投诉,江苏省消保委人士表示,也在网上发现了这些消费舆情,结合消费者晒出的电影票根,发现有第三方服务费、影厅服务费、验票费等等,消费者在线上购票时是看不到这些信息的。
江苏省消保委分析认为,非最佳观影位置、临近开场降价卖票等属于市场自由调节行为,不需要过多干预;如果是在同一个平台购票,只是因为账户不同而导致票价不同,平台就可能涉嫌大数据杀熟;第三种关于“服务费”一项,也是有相关规范标准的,如果随意去制定价格,也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那么票价构成中的“服务费”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采访了南京一资深影院人士,他表示,票面价格与网购价格不一样的差额现象,跟票价构成的不同有关。
一般来说,电影票价格的组成大多为平台与影城的结算价+服务费(平台收取),也有可能还存在一个特殊影厅服务费。
具体来看,因城市和地域不同,同一部电影的电影票定价是不一样的,一二线城市和热门区域的定价会相对高,因为影院的环境设施、建设、维护等成本也相对高一些,所以同一部电影,市中心或区中心影院的价格整体要比偏远地区贵一些。
如今很多观众都是线上购票,而购票的渠道平台不同的话,也可能导致差额不同。这方面确实有网友实测过,通过三种渠道,在线上购入了同天、同电影院、同场次、同排位置的三张电影票,分别花费了56元、58元、49元。这是因为各平台所制定的服务费不同,所以带来不同价格。
如今观影人群需求高,特殊影厅也在增多,因此也就有可能存在另一笔服务费,比如IMAX这样的特殊厅,其片源有限,一年内上映的带有IMAX格式的电影数量相比普通电影要少,然而IMAX银幕、场地的灯光等维护成本却较高,所以特殊影厅会有服务费。再比如VIP厅,人少,座位大多是更为高级舒适的皮沙发,这些基础设施的成本高,所以服务费也会相对高。
另外,影院摆放的自动取票机,不一定是电影院自己的,而且如果跨平台取票的话,很有可能再多出一份服务费。
至于以上提到的多个“服务费”,有些不一定会出现在票面上,所以容易给观众带去了困扰。
记者也注意到,早在2015年7月,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发布的《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就已规定,电商所售出的电影票,应在票面上分别明示电影票和服务费的价格。4D影厅、VIP影厅的票价、服务费需经发行方与放映方通过合同确定,合理定价,并向观众明示。其它服务费等费用需单独出据票证。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电影票监管的关键问题在于:是否明码标价。经营者应当明确公示与消费者有重要利害关系的交易规则和价格标准,以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由此可见,电影票务管理还亟待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调研并加强规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