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大渡口区:拧紧“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推进的“全链条”
5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记嘱托,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不断完善“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立足优势学科和校本特色,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重庆市大渡口区:拧紧“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推进的“全链条”

来源:华龙网2024-03-15

编者按:

今年3月18日,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5周年的日子。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思政课举足轻重。

5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记嘱托,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不断完善“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立足优势学科和校本特色,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为此,华龙网联动市教委共同推出《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庆实践》系列报道,聚焦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

大渡口区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部署,锚定推进目标,立足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全面加强区内纵向联动,确保各个学段之间的顺畅贯通;积极促进区外横向联合,扩大交流实现辐射效应,确保“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每一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高效的“全链条”。

拓展铸魂学科“教学阵地链”

大渡口区从区域教研整体提升角度,对思政学科的思考关注比较早,2013年开始调研全区中小学思政课现状,摸清存在的问题,初步建构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理论框架,2015年至今,搜集改革实践反馈信息,总结项目研究经验与成效,建构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实施理论体系,积极推介成果,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的实践研究》项目,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重视,区教委的关注引领,从总体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高站位规划了大渡口区思政教育的实施图景,为加快该区强化思政教育、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营造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该成果获得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教学类一等奖,并被遴选参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二等奖,辐射引领5省10余市,并受邀参加2023年全国教育创新博览会。

该成果辐射引领下,通过区进修学院发布工作方案建立“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实施思政课整体推进。科学厘定了“1+2+X”课程体系,系统拟定了课程资源推进了区域中小学书记校长讲党课行动,强化了教研员指导各校思政教研,组织教研员带领思政教师协助各学科梳理思政元素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配合区教委组织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论文评选,课堂教学大练兵及优质课竞赛等,从机制与组织上浓厚“教师人人重思政”的“大思政”氛围,确保“课堂处处透思政”的“大思政”研训,达成“课程门门讲思政”的“大思政”目标,具较强的理论导向地拓展思政学科一体化教学阵地链。

构建思政教育“一体联动链”

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主要以纵向的区内联动、横向的区外联合为主链条。

区内纵向联动,以教研组、名优工作坊室活动,主要项目开展为撬点,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为抓手,以进修学院集体视导、教研员个人视导、工作坊室主持人引领、区域教师全员培训等载体,加强学科组研讨、年级组研讨、校际研讨、工作坊室间研讨、跨学段研讨、跨学科研讨,形成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感性+理性”“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新型思政课实践教育模式,形成了贯通了区域小初高思政课立体混合研训模式。同时运用区域教学研究资源优势,指导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课程思政建设,其中指导李雪芮羽毛球俱乐部打造的“雪芮育德”课程思政体系,获主管部门好评,并作为专项案例推送教育部。

区外横向联动,以重庆市思政教育一体化重点共同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训机构合作,承办市级以上影响力主题活动为版块,加强对外交流沟通学习。2022年以来,参与重师大牵头的重庆市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共同体研讨2次;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0+20”研训机构平台,组织线上综合能力提升培训2次、专题研修1次,跟岗研修1次,赴乐山沙湾进修学校现场互动2次,赴泸州合江进修学校参与交流1次,参与两地机构总结年会主题发言2次,并于2023年12月赴四川达州渠县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现场组织专题学习1次;承办小学道法学科市级优质课竞赛2次,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研讨2次;承办协办大型市级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展示研讨会3次;组织教师参与各级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多频次获得市级一等奖,极大程度强化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交流。

梳理成果荣誉“辐射引领链”

近年来,在区域中小学思政课整体推进实施策略背景下,思政课相关成果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国德育》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15项,出版地方教材3册,开发精品校本课程48个、高质量微视频125节,产生优秀教学案例500多个,编印《大渡口区中小学思政优秀案例集》1册,出版《中小学思政微课程研究》专著1部,《区域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大渡口区为例》咨政报告获区领导批示和被市教科院选录出版。近5年培养市区思政课骨干教师30名,教师市级以上参赛获奖40余项,学生市区参赛获奖4300多人次。区域教师思政类教育教学经典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6人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的优秀教学资源复学第一课《义渡之树》,点击率达6万多人次;通过市教科院思政各种研讨活动,展示思政课优秀案例12节,选推思政微课10节;主办了有云南、四川等地区代表参与的“跨区域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协办首届“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育交流展示活动” 展示了思政经验;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重庆市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研讨会、重庆市中小学坚持课程思政创新研讨会、重庆市小学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研讨会等取得良好效果并被主要媒体推送全国报道,从成果积累及评价角度促进着区域“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深化重点项目“纵深推进链”

2024年,大渡口区站在新的工作起点,审视当前的工作状况,决心在纵深推进中,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改革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区对重大项目清单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包括“引领深化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研训”、“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训平台”、“孵化一体化思政特色活动”和“打造一体化思政精品课程”在内的四个方面共19个小项年度计划,加强区域内外的思政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化思政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区域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主动与成渝地区的其他城市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体化的研训体系,形成双城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结合地方文化和教育资源,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打造一体化思政精品课程,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改革创新。

扫码查看更多报道
分享
新浪微博

重庆市大渡口区:拧紧“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工作推进的“全链条”

2024-03-15 17:25:08 来源:

编者按:

今年3月18日,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5周年的日子。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思政课举足轻重。

5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记嘱托,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不断完善“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立足优势学科和校本特色,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为此,华龙网联动市教委共同推出《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庆实践》系列报道,聚焦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

大渡口区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部署,锚定推进目标,立足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全面加强区内纵向联动,确保各个学段之间的顺畅贯通;积极促进区外横向联合,扩大交流实现辐射效应,确保“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每一环节紧密相连,形成完整、高效的“全链条”。

拓展铸魂学科“教学阵地链”

大渡口区从区域教研整体提升角度,对思政学科的思考关注比较早,2013年开始调研全区中小学思政课现状,摸清存在的问题,初步建构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理论框架,2015年至今,搜集改革实践反馈信息,总结项目研究经验与成效,建构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实施理论体系,积极推介成果,发挥辐射引领作用。《中小学思政课区域整体推进的实践研究》项目,得益于区委区政府重视,区教委的关注引领,从总体目标、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方面高站位规划了大渡口区思政教育的实施图景,为加快该区强化思政教育、建设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营造了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该成果获得2021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教学类一等奖,并被遴选参评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二等奖,辐射引领5省10余市,并受邀参加2023年全国教育创新博览会。

该成果辐射引领下,通过区进修学院发布工作方案建立“党建引领 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实施思政课整体推进。科学厘定了“1+2+X”课程体系,系统拟定了课程资源推进了区域中小学书记校长讲党课行动,强化了教研员指导各校思政教研,组织教研员带领思政教师协助各学科梳理思政元素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配合区教委组织开展思政课与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论文评选,课堂教学大练兵及优质课竞赛等,从机制与组织上浓厚“教师人人重思政”的“大思政”氛围,确保“课堂处处透思政”的“大思政”研训,达成“课程门门讲思政”的“大思政”目标,具较强的理论导向地拓展思政学科一体化教学阵地链。

构建思政教育“一体联动链”

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主要以纵向的区内联动、横向的区外联合为主链条。

区内纵向联动,以教研组、名优工作坊室活动,主要项目开展为撬点,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为抓手,以进修学院集体视导、教研员个人视导、工作坊室主持人引领、区域教师全员培训等载体,加强学科组研讨、年级组研讨、校际研讨、工作坊室间研讨、跨学段研讨、跨学科研讨,形成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感性+理性”“线上+线下”有机统一的新型思政课实践教育模式,形成了贯通了区域小初高思政课立体混合研训模式。同时运用区域教学研究资源优势,指导区内校外培训机构课程思政建设,其中指导李雪芮羽毛球俱乐部打造的“雪芮育德”课程思政体系,获主管部门好评,并作为专项案例推送教育部。

区外横向联动,以重庆市思政教育一体化重点共同体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训机构合作,承办市级以上影响力主题活动为版块,加强对外交流沟通学习。2022年以来,参与重师大牵头的重庆市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共同体研讨2次;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0+20”研训机构平台,组织线上综合能力提升培训2次、专题研修1次,跟岗研修1次,赴乐山沙湾进修学校现场互动2次,赴泸州合江进修学校参与交流1次,参与两地机构总结年会主题发言2次,并于2023年12月赴四川达州渠县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现场组织专题学习1次;承办小学道法学科市级优质课竞赛2次,小学科学学科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研讨2次;承办协办大型市级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展示研讨会3次;组织教师参与各级思政课与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多频次获得市级一等奖,极大程度强化了思政课与课程思政的一体化交流。

梳理成果荣誉“辐射引领链”

近年来,在区域中小学思政课整体推进实施策略背景下,思政课相关成果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国德育》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承担市区级教育科研课题15项,出版地方教材3册,开发精品校本课程48个、高质量微视频125节,产生优秀教学案例500多个,编印《大渡口区中小学思政优秀案例集》1册,出版《中小学思政微课程研究》专著1部,《区域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大渡口区为例》咨政报告获区领导批示和被市教科院选录出版。近5年培养市区思政课骨干教师30名,教师市级以上参赛获奖40余项,学生市区参赛获奖4300多人次。区域教师思政类教育教学经典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6人次,被学习强国平台推送的优秀教学资源复学第一课《义渡之树》,点击率达6万多人次;通过市教科院思政各种研讨活动,展示思政课优秀案例12节,选推思政微课10节;主办了有云南、四川等地区代表参与的“跨区域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协办首届“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研讨会” “生态文明建设主题教育交流展示活动” 展示了思政经验;承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届·重庆市第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展示研讨会、重庆市中小学坚持课程思政创新研讨会、重庆市小学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研讨会等取得良好效果并被主要媒体推送全国报道,从成果积累及评价角度促进着区域“大思政”格局的形成。

深化重点项目“纵深推进链”

2024年,大渡口区站在新的工作起点,审视当前的工作状况,决心在纵深推进中,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改革创新。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区对重大项目清单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包括“引领深化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研训”、“拓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训平台”、“孵化一体化思政特色活动”和“打造一体化思政精品课程”在内的四个方面共19个小项年度计划,加强区域内外的思政教育交流与合作,深化思政课程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区域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主动与成渝地区的其他城市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体化的研训体系,形成双城联动、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结合地方文化和教育资源,设计具有区域特色的思政教育活动;打造一体化思政精品课程,提高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体验......以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区域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改革创新。

扫码查看更多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何杜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