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花经济”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春和景明,万物竞发。如今,赏花游不仅是观赏和拍照,丰富的休闲体验,更增添了魅力,生态“颜值”正转化为经济“产值”。“花经济”在这个春天,为乡村产业发展,激活了新的动能。
近年来,沙坪坝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突出本地资源禀赋、乡土人文、生态特点,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培育乡村文旅融合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全域全时旅游格局。
深化产业融合 “赏花经济”延伸新业态
这两天,走进中梁镇灿若湖畔的油菜花海,春风拂动,乡间翻起层层金色“花浪”,花海与蓝天碧水、整洁村庄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幅田园风景画,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赏花踏青。
“我们都很喜欢油菜花,感觉比去年来的时候还要漂亮。今年感觉湖水更蓝了,周边的民宿也修起来了,餐馆和停车场这些都弄得很好,还实现了WiFi全覆盖,确实值得来!”家住井口的居民陈昔和姐妹们在花海中拍摄捕捉春天的气息,迫不及待地把拍摄的短视频美景分享给大家。
据悉,这两年,沙坪坝区推动油菜种植与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业态结合,发展“油菜花”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依托都市乡村特色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不断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全力推动中小学生研学实践与乡村振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高质量绘就都市中的“诗意田园”。
伴随着春季新学期的来临,研学之旅变得火热起来,城市之外的乡村成为学生家长选择的热门目的地。
在沙坪坝的田间地里,时不时出现学生劳作的身影,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乡土气息、农耕文化。不远处的开心农场,旅游大巴载着好几个班的小学生来到这里开展春季研学,孩子们钻进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海,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尽情享受春天。
“今年我们根据研学群体打造了更多适合孩子们的设施,比如亲手体验榨油、采摘农作物、打谷子等,让同学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更加懂得‘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开心农场负责人魏来告诉记者。
撂荒地里菜花香 以“颜值”带产值
除了传统的景区研学赏花,沙坪坝区还充分开发利用闲置用地和撂荒地,盘活闲置的土地资产,种上油菜、李树、桃树等经济农作物。
今年以来,歌乐山街道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在颐麓欢歌生态园、双天池片区、金刚坡等地的撂荒地种上了数百亩优良品种油菜,充分利用“赏花经济”打造集观光旅游、田园体验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基地,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在歌乐村和天池村,利用撂荒地等闲置土地种植的油菜花形成一片金色花海,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乡村画卷。
“再过一个多星期,桃花又要盛开了,我们现在正在抓紧修缮游客中心,平整景区道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观赏体验。”颐麓欢歌生态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中梁镇茅山峡村火龙井社的三百余亩农田,油菜花也长势喜人。驾车在乡间道路上穿行,一边是干净整洁的农房,一边是金黄的油菜花海,微风拂过好不惬意。据悉,自实施撂荒地复耕复种以来,沙坪坝区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对中梁镇茅山峡村火龙井社等地的撂荒地进行了全面改造,让“沉睡”多年的乡村耕地资源,成为了活跃乡村集体经济的“希望田”。
“前几年从这里过,两边的房子破破烂烂,农田荒废。”周边居民告诉记者,现在的火龙井社,春天种植有油菜花,夏天还有玉米和西瓜,土地盘活了,环境变好了,房前屋后大变样。
不仅如此,中梁镇茅山峡村两委还积极发动社员,成立专业合作社,由村集体提供种子并负责销售,业主负责种植,并鼓励多耕多种、代耕代种植,激发村民们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既美了乡村,又鼓了村民的腰包,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目前,我们以‘歌乐—中梁—丰文’乡村振兴示范带为重点,加速推进示范带沿线新产业新业态的挖掘和打造,抓住春日赏花的商业契机,以周边游、乡村游为主要抓手,加快景区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建美田园、菜园、果园、花园和家园,实现‘五园’共治。”区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将持续探索以“合作社+农户”方式,鼓励、引导群众发展粮油产业和果树种植,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
记者 郭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