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纵贯横联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4-03-17 18:32:23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编者按:
今年3月18日,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5周年的日子。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思政课举足轻重。
5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牢记嘱托,持续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寻提高思政课吸引力的路径,不断完善“大思政课”铸魂育人体系,立足优势学科和校本特色,初步构建了大中小各学段纵向有机衔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为此,华龙网联动市教委共同推出《新时代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庆实践》系列报道,聚焦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课”综合改革的生动实践。
作为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试点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推进各学段现有课程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为主线,以学校电子信息与智能化办学优势为支撑,打造职业教育全生命周期思政课生态系统。与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挂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红岩精神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研究中心”,与重庆理工大学等5所本科院校、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等10余所中职学校建立联合培养人才合作办学机制,与盛德沙坪坝小学等4所小学建立了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教学协同机制,与沙坪坝区联芳街道等10余个社区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思政课社区教育基地,形成了“思政教师校际互联”“课程资源校际共享”“教研1+ N片区互动”“思政资源校际互通”纵贯横联工作体系。
思政教师校际互联,推动联动便捷的教师共同体建设。着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师资培养和交流研修的统筹优化;重点围绕线上线下教师集体备课、教师结对帮扶、教学经验交流互鉴等,提升城乡大中小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达成师资横向聚合、同向发力。2024年1月,奉节县吐祥镇中心小学、五马镇中心小学、青龙镇中心小学、朱衣初级中学、职教中心以及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六位思政课教师代表围绕思政主题展开说课。无论是参与说课的教师,还是参与听课的教师,大家听后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满满,对他们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课程资源校际互享,推动共建共享的特色思政课建设。着力推进各学段现有课程目标定位和课程体系的衔接贯通,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等,打造共享特色思政实践教学课,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形成了“弘扬劳动精神,开展劳动实践”“学思践悟二十大情系乡土建新功”“稻田边的大思政课:攥紧中国种子,筑牢粮食安全”等实践教学活动品牌,用“行走的思政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2024年,学校入选市级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教研1+ N片区互动,推动技术赋能的教研共同体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学院 1400 ㎡的“数智思政馆”为主体, 配套建有 1 个可容纳 150 人的思政多功能厅,建有全景式数字党史融合厅、沉浸式红色思政交互厅、动感光影放映厅等活动场地,通过三维建模、沉浸式虚拟体验、声光电特效等多形式还原特定历史场景,通过微课、微电影等系列教学资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思政教学的“指尖课堂”“虚拟空间课堂”等,设立“虚拟教研室”,推进各学段教研教改的线上线下互联互动,实现教学方式互汇融通、同向聚力,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
思政资源校际互通,推动思政资源全域数字化建设。发挥大数据赋能思政课全域数字化优势,重点围绕课程建设系统设计、教材内容相连相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大中小思政课云平台”,用“数智化”形塑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空间”,联合开发建设课程数字资源,构建内容多样、城乡共享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教学共融、教研共进、资源共建。下一步,学校持续立足“乡村振兴+技能强国”视角,依托学校电子信息与智能化引领的办学特色,采取“纵贯横联”的方式,发挥大数据赋能思政课全域数字化优势,纵推大中小学段衔接,横聚城乡校地育人合力,形成小学阶段重启蒙、初中阶段重基础、高中阶段重素养、大学阶段重担当的思政课育人体系,把大中小学思政工作做得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努力做出特色,办成精品,形成品牌,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徐继燕)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