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渐冻症的第14年 她依然是他的24小时……-华龙网

患渐冻症的第14年 她依然是他的24小时……

2024-03-20 18:50:47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凌晨3点,李菊的闹钟又如约地响了。走到丈夫陈本文的床边,检查仪器,清理痰液,“按部就班”的动作,熟悉又显得艰难。

今年52岁的李菊与家人一起居住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人和街蒲草田小区,14年前,她的丈夫不幸患上渐冻症。也就从那时起,凌晨1点、凌晨3点、凌晨5点……每天夜里,闹钟每隔两小时准时响起,如同指令一般“催促”着李菊起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QQ图片20240320184951
李菊14年如一日照顾渐冻症丈夫。渝中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命运让我们相遇,但也开了个玩笑”

随着响起的闹钟,把时间拨回到1992年。

“他清秀帅气,开朗幽默,当过兵,人品正直可靠……”

“她大眼睛、圆脸蛋、性格温柔……”

彼时,21岁的李菊相识了比她大4岁的陈本文,两人很合拍,交往5年后爱情修成正果。

婚后,陈本文尽心尽力跑出租,收入可观。李菊则在商场当服装销售,时尚又有干劲,两人共同努力打拼建设小家,日子平淡又幸福。

“如果能一直这样,该多好啊!”这是李菊期望的。

然而,人生无常。2009年,命运给他们开了一个最坏的“玩笑”。才42岁的陈本文开始感到手不灵活、肱二头肌酸痛,随着时间推移,症状渐渐延伸到下臂、双手、双脚,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无果。2015年,陈本文颈部及以下均无法动弹,只能靠呼吸机来维持生命。最终,被确诊为运动神经元病,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字:渐冻症。

渐冻症为罕见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肌肉萎缩、僵硬和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还会逐渐恶化。

“我们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这样的厄运会降临到我们头上。”这样的疑问直到现在,李菊仍然没有得到答案。

“我的24小时都是他的”

再怎么想不通,一家人的生活仍要继续。

接受了现实,李菊在照顾生病公婆和年幼孩子的同时,还承担起了丈夫24小时的照顾。

在陈本文房间的窗上,紧贴着几张泛黄的纸张,那是李菊一抬头就能看到的“每天工作表”。

早上7点,补充安素营养粉剂;9点,拍背吸痰;9点半,洗刷、打面条、消毒气切口、刮胡子涂唇膏、冲洗尿管;10点半到12点,坐1.5小时;12点半到14点,拍背吸痰、吃饭、上网……晚上23点,凌晨1点、3点、5点、7点,调闹钟,检查仪器,处理大小便。

渐冻症患者一旦卡痰就可能有生命危险,李菊需要不定时给丈夫吸痰,有时间隔半小时,有时甚至10几分钟。就算出去一次,也争分夺秒,买完菜就得跑回来,想和邻居聊天也不能,路过跳坝坝舞的广场,顶多羡慕地看一眼。以防万一,李菊还安装了监控,外出时,也要时刻留意丈夫情况。

即便到了夜里,李菊也不敢睡实了,每两三个小时就要起来,检查丈夫呼吸的机器是否有异样,听到丈夫通过磨牙发出信号,她更是一下就会惊醒。“睡得很轻,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她解释。

寒冬腊月里,李菊心疼丈夫晚上洗澡容易着凉,于是每天下午3点半左右,她都会做好准备,扶起丈夫坐到床边,给他擦洗身子并进行按摩。这些年来,患病的陈本文虽然瘦弱,但依旧有120斤左右,因此完成全身的擦洗,并非易事。

QQ图片20240320185012
李菊细心的照顾着丈夫。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这么多年,我也练出来了,要用上所有的力。”李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即使在冬天,也热得满头大汗。

“怎么不苦,可是再苦再累,也重要不过丈夫的一条命。”说到这里,李菊再也忍不住,任眼泪夺眶而出。

“即使你不能动,我也能读懂你”

这些年来,因为病情的加重,陈本文言语功能丧失,连最基本的咀嚼也无法做到。让他更难过的是,自己口水横流、大小便也无法自理。

当过兵的他本就是个好强的人,即便已经与病魔抗争14年,他也无法做到云淡风轻,但却对这一切无能无力。他时常只能呆呆地望向天花板,任由眼泪不争气地留下来,有时还会崩溃发飙。

所以除了在身体上对丈夫无微不至照顾外,在心理上李菊也会格外关心丈夫的情绪。

平时里,李菊会通过聊天、看视频等形式,来消解丈夫的负面情绪。她也会把“光荣之家”的牌子挂在丈夫目所能及的地方,床头贴着儿子的照片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寄语,激励丈夫“永远不要轻言放弃”。

“他说不出话,但嘴巴可以做口型,眨眼表示认可,眼睛不动就是否定。”长期的照料让李菊练就了丈夫的“读心术”,她可以通过丈夫的眼神,读懂其内心所想,甚至还能和丈夫聊天谈心。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扔下你”

“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扔下你和这个家不管!”,这是丈夫刚患病时,李菊的承诺。

如今,这句承诺也已经坚守了14年,也赢来了生命奇迹。

根据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患有渐冻症的患者会在三年左右发生死亡,短者大概只有几个月。但有医生表示,每个患者的死亡时间因人而异,其存活时间与护理程度有关。

从患病到现在,陈本文已经度过了14年。如今,虽靠着机器呼吸以及胃病插管进食,也只有眼睛和嘴巴能动,但他状态良好,没有感染,也没有生褥疮。不仅让周围邻居称奇,更成为了许多渐冻症患者家属群谈及的奇迹。

曾经的主管医生胡医生很清楚这都与李菊良好的护理分不开。“她的护理条件达到了全天候24小时,一般人做不到这种护理程度。”作为医生,她非常明白李菊护理丈夫过程中所受的折磨。

贴在窗上的“每日工作表”。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贴在窗上的“每日工作表”。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由于常年休息不足,52岁的李菊已满头白发,憔悴不堪。但她却表现得毫不在乎:“是人都会老,有什么大不了,我老一点,换来丈夫情况更稳定一点、活久一点,我觉得非常值。

在照顾丈夫之余,李菊还花时间,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因为她说:“人在,家在!”

如今,这个小家,在李菊的努力和邻居、街道社区的帮助帮扶下,依然温暖完整。

2015年,李菊被评为“重庆好人”,近十年时间过去了,她始终如一,24时全天候守护丈夫。

14年,5000多个24小时,李菊就像一颗小太阳,照亮小家庭的前行之路,践行着人世间爱与责任的美好誓言。

记者 舒婷 实习生 王诗雨

责任编辑:张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