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东关小学:五育并举下的 “校家社”协同育人路径-华龙网

璧山区东关小学:五育并举下的 “校家社”协同育人路径

2024-03-20 21:01:2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 为有效形成教育合力,落实五育并举,璧山区东关小学积极探索五育并举下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摸索出“争取目标认同、丰富参与路径、赋能资源共享”三步走的方法路径。 

建成长体系 争取目标认同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时践行“全方位育人”理念,璧山区东关小学以“常规作业层次化,实践作业多样化,特色作业趣味化”为出发点,以“基于儿童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增强作业的趣味性、生动性、综合性为目标,优化作业内容,增加作业类型,形成了具有东关小学特色的“五行摘星”成长作业体系,从德、智、体、美、劳五方面设计成长路径,分低、中、高学段三阶实施,学生需要在六年内完成五个方面的实践任务,摘取到对应的星星,从而登上“东小明星墙”,有梯度、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地落实五育并举。 

在成长体系中,也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制定有“家庭共同成长阶梯”,要求家人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成长,学校单独设有“五星家庭”荣誉称号。因此,在一年级入学时,学校就会对“五行摘星”成长体系进行详细的介绍,引导家长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意识,并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制定个人和家庭的成长目标,放入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中 ,形成教育合力,保证协同育人的持续推进。

组织多元活动 丰富参与路径 

要实现家校共育,就要为家长参与协同育人过程提供多元途径。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中来,也要组织真正对学生有益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学校和家庭是朝着育人目标并肩同行的。 

因此,璧山区东关小学首先成立了三级家委会:第一级为班级家委会,每班五位家长,主要协助班级日常事务,加强班级家长与教师的沟通;第二级为年级家委会,由每班推选一位家长代表组成,主要了解年级组整体情况,加强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沟通;第三级为校级家委会,由各年级推举一到两位家长代表组成,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通过建立三级家委会,让家长与老师、班级与班级、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更加开放和多元,既有利于家长了解学校的情况,又有利于学校收集家长群体的宝贵建议,发挥教育合力,助力学生健康发展。 

其次,璧山区东关小学在“家庭共同成长阶梯”中,结合学校育人活动,借鉴“爱普斯坦实践模型”,制定了“当好家长、互动交流、志愿服务、在家学习、参与决策、社区合作”六个类别的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心理健康讲座、亲子运动会、家长担任一至三年级综合素质测评裁判、家庭劳动小课题、假期家庭主题实践活动、召开家庭会议、家长进课堂等等。

按照低、中、高学段制定不同活动主题和内容,如低年级更侧重于家人参与和陪伴,随年级升高则更侧重于沟通和共鸣。在家庭活动中,学生与家长一起亲身实践,获得共同的情感体验,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呵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长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到更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统筹育人资源 赋能资源共享 

学校是协同育人的主阵地,要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就要发挥“枢纽站”的功能,促进有效育人资源流动。 

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家、校资源共享。璧山区东关小学始终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在收集了不同学段家庭教育指导需求后,学校德育处联合心理健康教师开发了“亲子关系温度计”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课程分为线上视频课程和线下讲座,内容围绕着“自测亲子关系温度、看懂温度计信号、维持适当温度区间、再测亲子关系温度”四个方面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线下讲座以案例分享为主,辅以举行亲子互动活动,营造温馨、和睦、真诚的亲子氛围,并从家长的反馈中再次了解家庭教育现状和困境,用以改进家庭教育指导;线上视频课程分为面向学生和面向家长的系列,面对学生的视频内容以传授亲子沟通技巧,合理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主;面向家长的视频以传授专业家庭教育知识为主,树立科学理念,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除了家庭教育课程,东关小学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主题沙龙式研讨、座谈式交流、个别式辅导等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家长面对家庭教育中的“疑难杂症”。 

用好社会实践活动,校、社资源共享。在对“协同育人”高度关注的现在,社会层面也蕴含着丰富且不可替代的育人资源,要有效促进校家社共育,就要挖掘社会育人资源,拓宽育人阵地。 

东关小学积极联系社会力量,开发实践课程,取得了派出所、家庭教育指导站、法院、农场、脐橙采摘基地、三合茶厂等社会力量的支持,然后结合学生成长体系进行资源整合,开发出实践成长系列课程。课程涵盖了法治、智慧劳动、特色文化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研学旅行、环保资源、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在广袤天地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姚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