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45支机甲大师队伍集聚重庆 上演一场机器人“大战”-华龙网

视频 | 45支机甲大师队伍集聚重庆 上演一场机器人“大战”

2024-03-25 21:46:33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我们的战队叫千里战队。”张欣介绍时,脸上写满了骄傲。

张欣是重庆大学明月班大二的学生,也是重庆大学机器人实验室战队的项目管理。整个3月,她和团队里的60多位伙伴,全扎在了实验室里。

3月23日-3月27日,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高校联盟赛(西南站)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西南地区的45支队伍进行角逐。

重庆大学机器人战队纪念品。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重庆大学机器人战队纪念品。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观赏性与技术性并存的竞技机器人赛事 由学生自主完成

作为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旗下赛事之一的机甲大师赛,侧重考察参赛队员对理工学科的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是专为全球科技爱好者打造的机器人竞技与学术交流平台。

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始于2016年,每年一届。不同功能的竞技机器人在赛场上各司其职,在选手们远程遥控下攻击敌方机器人和基地,极具观赏性和技术性,备受科技爱好者的关注。

比赛分为1V1、3V3、7V7三个类别。以本次在重庆大学举行的3V3比赛为例,比赛中有两名操作手在指定的比赛场地内进行战术对抗,通过控制机器人发射弹丸攻击敌方机器人和基地,最终依据哨兵血量和基地血量进行胜负判断。而7V7则是除了3v3中的兵种外,还加入了空中飞镖等兵种,则需要在更大的场地中进行。

其中,在3V3的比赛中,有哨兵机器人、步兵机器人、英雄机器人三个兵种。操作手通过远程遥控“英雄”和“步兵”。而“哨兵”则是配备全自动自瞄功能与自主导航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机器人从设计、制作到最终比赛操控,全由学生自主完成。

队员们正在为机甲大师赛事做准备。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队员们正在为机甲大师赛事做准备。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千里战队打造机器人界的“精英集结号”

走进重庆大学机甲大师实验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和机油的味道,三五同学成群在各个区域内调试着他们的机器人,不时传来机械运作的轻微嗡鸣。偶尔,一声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响起。

据了解,重庆大学机器人战队正式成立于2016年9月,队伍前身为Allspark战队,2021年9月正式重组并更名为重庆大学MechaX机器人战队,2023年正式更名为重庆大学千里战队,隶属重庆大学学生交叉创新中心。现已成为重庆大学集机械设计制造、嵌入式软硬件开发与视觉算法以及团队运营于一体的科技创新团体。

重庆大学千里战队围绕机甲大师赛事活动,分为机械组、电控组、硬件组和视觉算法组,以及对外宣传运营组5个组别。

其中,机械组负责机器人结构设计、加工到装配;电控组负责赋予机器人运动能力;视觉算法组负责增加机器人的自动功能,如自动瞄准、导航和对抗;硬件组负责电路保证机器人正常运作。宣传运营组负责宣发及周边产品设计。

从设计到组装一名机器人,平均要花费2个多月时间。除开正常上课时间,张欣和队员们几乎全部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

张欣介绍“英雄”机器人。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张欣介绍“英雄”机器人。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摄

》》从机器人作品到战友 冠军之路的激情征程

在张欣看来,这些机器人并非冷冰冰的铁疙瘩,从设计到战斗,这些机器人早已变成了战友。曾经有一个调试了拆解了无数次的“英雄”机器人,让张欣和队友十分担忧是否会影响比赛,但是在赛场上,这名“英雄”机器人却如有神助一般,操作顺畅,但在比赛结束后,张欣却发现,这名机器人的主板已烧得冒起烟。“它仿佛像一个用生命证明自己不会掉链子的战友。”张欣说。

在张欣看来,高强度的比赛非但没有磨灭她的热情,而且通过可以实际应用亲身体验并测试自己的工作成果,在真实的竞争环境中检验其优劣,她直言,这是一个自我反思和评价的过程。而今天,张欣所在的重庆大学千里战队也成功拿下本次比赛西南站一的冠军。

当问及接下来的打算,张欣表示,马上要准备5月左右7V7的对战比赛,要继续调试机器人。她顿了顿,又说:“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千里战队,来自重庆大学的千里战队。”

华龙网记者 秦思思/文

责任编辑:伊永军

华龙网记者 罗盛杰 华龙网记者 秦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