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社区食堂深陷“关门潮”  谋长远需要冷思考-华龙网

【渝论】青年说 | 社区食堂深陷“关门潮”  谋长远需要冷思考

2024-03-26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近年来,全国多地出现社区食堂开办热。据统计,2023年新注册的各类社区食堂超过1700家,与此同时,部分社区食堂正陷入运营困境。北京、西安、沈阳等多地都出现社区食堂停止经营,有些食堂甚至开业不足两个月即关门,多地社区食堂亏损面占到一半以上。

本是服务于民的好事,却被部分地区当作“政绩工程”,盲目上马建设,福利泛化导致社区食堂难以“自我造血”,让人唏嘘。社区食堂要走得更加长远,显然需要冷静后的全面思考。

为破解老年人就餐难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民生保障基础性、兜底性原则,民政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多省份也提出要实现市县城区养老服务食堂“全覆盖”,本是重要民生利好。实际情况却是,社区食堂建起来了,定价难与成本同步,“建多吃少”、“老人就餐免费,年轻人却不愿意消费”等现象更是让社区食堂难以长久维系。

建设社区食堂、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始终需要俯身“问需于民”。社区食堂不能想当然一建了之,更不能造血失败就一关了之。有多少老人有意愿来社区食堂就餐?又有多少老人没有能力支付餐费,需要民生福利兜底?在服务好老人的基础上,是否能进一步转型成为向社会开放的公共食堂?这些问题都是当地政府以及社区食堂经营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僵化的管理,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为了政绩“一刀切”老年人全部免费的理念,与社区食堂开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新事物的出现,在探索维系的过程中难免偶遇挫折,而这些挫折也能推进相关工作不断完善。从小食堂到大养老,展现的是服务为民的“绣花”功夫。天平两端,一端是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另一端是食堂经营者的急难愁盼。对此,相关部门还需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量力而行,摒弃“政绩思维”,发掘“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运营经验。用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破解社区食堂经营困难的卡点问题,以细水长流、自我造血的方式为更多老年人、更多居民带来更可靠、有效的民生福利。只有这样,社区食堂才能走出困境,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幸福食堂”。

作者:蔡可歆(西南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伊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