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赣剧课老师成“顶流” 文化传承“言传”更要“身教”
2024-03-26 06:00:59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穿水袖”、“耍花枪”、“舞折扇”,这些原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却出现在了大学课堂上。
近日,南昌大学开设的赣剧艺术鉴赏课在网络走红,赢得了千万网友关注,而主讲老师陈俐则频登热榜,一时间成为“顶流”。
陈俐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南昌大学二级教授,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剧)传承人。她从今年开始尝试授课新形式:线上网课+线下鉴赏,第一周开课后就吸引了众多学生,课堂抬头率100%。课堂片段被发布到网上后,线下课更是气氛火爆,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通过网络了解到赣剧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着新的活力。
大学课程那么多,该课如此火爆,有何魅力?在以往的传统课堂中,老师以“言传”,即讲台讲稿为主,学生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但在陈俐老师的课堂上,讲到经典剧目时,她会换上戏服,展示戏曲中折扇、水袖和枪的运用,将经典角色带入课堂。还会为自愿上台的学生化妆、换戏服。有学生表示,真切感受到了赣剧之美和中华文化之美。可见,文化传承不仅要“言传”,更需要“身教”。
有网友说:“要是有这样的老师,我跑去蹭课都愿意”。课程火爆,不少同学课前就跑去抢座位,如此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此前引发热议的“大学课堂前排没人坐”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可以给那些学生出勤率低的老师一个思考:如果学生学不到东西,又感受不到乐趣,到课的意义是什么?作为传播主体之一的教师,也需要思考怎样的传播方式更加行之有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进大学校园。前不久,长沙理工大学联合长沙博物馆举行了“如果文物会说话”展览活动;东南大学举办了2024年传统文化公开课暨首届梅园游园会,既有茶艺、昆曲、古琴的文化展示,也有古韵乐“投”、龙韵智答、华裳游园等互动体验……传统文化不再是晦涩难懂的乡音曲调,而是一场可以生动代入的文化体验,自然深受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而熟悉社交网络、乐于分享交流的年轻人,无疑为这些传统文化的出圈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赣剧课的效应能持续扩大,彰显了网络传播给传统文化带来的新机遇。我们乐见借助网络传播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而也正如陈俐所言,“我想要的不仅是浮于表面的流量,还有传统技艺的流传。”我们所共同期待的是,当流量的潮水退去之后,能够沉淀下来一批真正热爱的人,以自身行动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
作者:刘亚婷(西南大学)
责任编辑:伊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