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课程思政特色发展道路走深走实-华龙网

重庆交通大学: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课程思政特色发展道路走深走实

2024-04-02 16:11:01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郭晓彤)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高度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两路”精神、“铺路石”精神、“明德行远、交通天下”校训精神和人生教育、廉政教育等平台的育人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全覆盖,纵深推进“三全育人”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共同奏响育人“大合唱”。

3月27日下午,一场题为《教育学视野下的课程思政研究》的学术讲座在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报告厅举行。期间,主讲人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孟小军教授与重庆交通大学2024年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培育项目团队的老师们作了深入交流探讨,云南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梅教授带领她的教学团队参与了交流研讨。教师们表示,“这样的学术讲座和交流研讨,在重庆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

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孟小军教授为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学术讲座。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抓谋划、强统筹,

以“大思政”育“一体化”,根据行业特点完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南坪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重庆交通大学上思政课。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重庆交通大学是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制定《重庆交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搭建课程思政综合教学平台,建立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制机制,构建立体化、特色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由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市乡村振兴局、中国移动重庆公司、重庆康普达科技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了“乡村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AI互动空间”,提升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市委市政府及市级部门相关领导多次对本项目给与高度评价并作出批示,本项目也先后被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列提案内容。在前期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开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体系,加快建设“大中小幼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I互动空间”,着力实现全学段贯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抓课改、强能力,

以“大思政”育“金课”,让“课程思政”更加可感可知、生动鲜活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学院学生在珠海舰上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从“行走的思政课”到“行走的团课”,从“校长讲校史第一课”到“毕业生离校前廉洁教育最后一课”,“课程思政”行走在“教室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中。如,航运学院带着同学们一次次走进珠海舰,学习舰艇的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知识,更在舰艇实物呈现的历史中真实感知中国海军的强大和国防力量的日益壮大,深刻认识到必须要更加努力学习保卫祖国,建造我们自己的先进舰艇。近年来,各学院不断开辟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课程思政新路径,打造“讲准、讲深、讲透、讲活”的思政“金课”,获批《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开发“感悟两路精神VR虚拟课程”,推出“理响中国”理论宣讲微视频,“重走‘两路’”系列视频微课,开展“红路院坝课堂”“路石创业实干班”“路石讲堂”等系列教育活动。一堂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提升能力本领、成就出彩人生,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在创新创业和学科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学校在全国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名列99位;“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多次获共青团中央表彰;连续两轮入选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0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年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市级21门,校级培育223门。

抓培训、强引领,

以“大思政”育“大先生”,协同育人形成立德树人合力

重庆交通大学教师入选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供图 华龙网发

组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团队,旨在助力锻造交大金师、教学名师,传播教学学术观点,推广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共同反思教学,共同研究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从“同向同行”到“共建共享”深度融合。各学院常态化研讨课程思政,强化育人意识,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育人效果。近年来,重庆交通大学用教育家精神铸牢理想信念、厚植道德情操、陶冶育人智慧、涵养躬耕态度、熔铸仁爱之心、彰显弘道追求,开展新教师优秀学员、十佳教师、国家级市级教师荣誉等“三类典型”选树,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高”“强”“钻”,守好师德考核、师德审核、违规惩处“三个关口”,组织开展全体教师“学师德”、教师代表“说师德”、优秀教师“讲师德”三大活动,学校涌现出许多教学能力突出、科研成果丰硕、道德情操高尚的优秀教师群体,汇聚形成潜心从教、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全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国家、省部级师德典型20余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类等级奖励50余人次,学校每年评选宣传十佳教师、奖教金获得者等50余人次。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