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带滤镜的方式,记录平凡人努力生活的劲头-华龙网

以不带滤镜的方式,记录平凡人努力生活的劲头

2024-04-05 08:05:23 来源: 文汇报 听新闻

“天坛不是主角,来天坛的普通百姓才是。没有了他们,再伟岸的天坛,也只是一座空坛,只存在苍老的历史,没有新鲜的生命。”日前,作家肖复兴推出新作《天坛六十记》,“热气腾腾的慢生活,宠辱不惊的老百姓——《天坛新六十记》新书分享会”上,业内评价,他以不带滤镜的方式,记录平凡人努力生活的劲头。

《天坛新六十记》并不是一本介绍天坛历史或书写风景的导览之书,而是作者在天坛所见所闻所画所遇所思所忆的拾穗小札,是个人片段式、短制式即兴随感。作者借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贴近公园里普通百姓、平凡草木,以细致温润的笔触,将来往于此的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记录,凡俗尘世,家长里短,悲欢离合,构成一幅当下市民生活百态图。

天坛作为祭天的庙堂,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庄严而神秘的,但肖复兴的写作捕捉寻常百姓故事,打开了一道“天坛”独特文学叙事风景。他的笔下,长青松柏与热闹歌舞、斑驳树影与交错人影重叠映照,包蕴着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中的人情冷暖和人间烟火,令人动容。

肖复兴一生笔耕不辍,步入晚年依然坚持写作。他认为,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家、散文的国家。“在中国,稍微懂得一点点文字的人,一定都受过散文教育的熏陶。但散文很容易写散,我的处理方式是——写小说时尽量用散文的笔法,让读者感到亲切;写散文时尽量用小说的笔法,讲究结构,重视结尾。”此外,细节是文学作品生命的细胞,“一个作家能不能写出好作品关键在于他捕捉细节、再现细节和描写细节的能力。”

“肖复兴的写作赋予了天坛新的生命力,构成了新的北京生活和新的北京样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表示,肖复兴所写的不过是日常生活中再寻常不过的画面,比如公园里父母拿着传单帮子女相亲,但其写作的魅力正在于能够捕捉到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瞬间,将其放在一起加工成闪光的东西,呈现了不带滤镜的真实生活。

“写作最重要的成功要素是自然,自然性在于写到哪里都可以结尾,这是写作者在经过长时间练习、了解各种规范后,再把条条框框一一拆解后的放松。”在张莉看来,肖复兴的作品就具有这样的特质。

散文写作也应求真。“很多作家认为修辞大于真实,一味强调写作中的美,我认为是舍本逐末。文章首先要写得真,要有真情实感和真的人。写作,除了让我们能够成为作家,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这个世界有情感的人。肖复兴的写作从来不去拔高什么,就是把所见所思诚实记录下来,能够引起读者共情。”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肖复兴在文章中继承了中国优秀文人的处世态度。“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逢各种各样的境遇,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坡路也有坦途。肖复兴十分有耐心地坚持去天坛画画,饶有兴趣地观察北京城里宠辱不惊的老百姓,与他们攀谈,揣摩文字,并将其记录下来。”他观察发现,当下散文整体偏“紧”,“不少人追求写美文,挖空心思把文章写得漂亮,但我更喜欢放松的文章。肖复兴的散文介于两者之间,很放松,又有修辞,恰到好处。”

文汇报 许旸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