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冯珊
春雨催新芽,茶香漫山间,清明正是采茶好时节。4月5日,在重庆巴南区定心茶园内,游客们手提竹篮,三五成群,忙着采摘春茶。
重庆定心茶园位于重庆巴南白象山,终年云雾缭绕,气候湿润。茶园占地4000亩,是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年生产能力达到2000吨。
清明时节,茶园里,一株株茶树吐露新芽。这个时节采制的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清爽。亲自采摘茶叶并体验手工制茶,再泡上一杯清茶,细细品味。见证一片片嫩绿的茶叶,由枝头到茶杯,从指尖到心头的过程,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从春茶淡淡的芳香里,把整个春天揽入怀中。
来自渝北的李先生,一大早就带上家人到茶园,他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在老家四川也采过茶,这次再带上小孩一起来体验,让孩子也能感受采摘清明茶的乐趣。另一块茶田里,忙着采茶的张宸语小朋友是第一次与茶叶“亲密接触”,“很好玩,没想到茶树是长这样的,鲜茶叶太香了!”兴奋的她感叹道。不一会儿,她和家人就采了半竹篮,成就感满满。
采茶队伍除了游客外,还有附近的村民。黄大姐就是二圣镇采茶村民中的一员。茶树间她手指翻飞,忙碌不停,虽然和记者聊着天,但手中的活儿一刻也没慢下来。据她介绍,每年2月起,她们开始在茶园采茶,一直持续到4月底,清明节前后最忙碌。她每天要采摘十多斤鲜茶叶,采摘后统一交到茶厂,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采茶带给黄大姐每天一百多元的收入。
和茶山上的热闹一样,茶园的手工制茶室内,也是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一片。游客们围拢在着一口口制茶的铁锅旁,看制茶师傅们熟练地操作。鲜叶杀青、揉捻、作形、干燥、提香……这一道道工序,不仅要求技术,还考验着耐心。几个游客自告奋勇,在制茶师的指导下,开始自己上手制茶,却时不时被炒茶的高温烫得直叫唤,引得旁边观看和拍照的游客哈哈大笑。
目前,除了巴南外,永川、南川、秀山、万州、酉阳等地,也是重庆的茶产区。近几年,重庆茶产业也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据《重庆市2023年茶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市茶园面积达108.2万亩,全年产茶5.2万吨,产值达52亿元,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库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重庆将巩固提升茶叶“三品一标”“生态低碳茶”“茶叶出口”三大基地,做靓巴渝茶文化名片,扎实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华龙网记者 冯珊/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