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重庆建设实现“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目标-华龙网

数字重庆建设实现“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目标

2024-04-09 17:51:38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数字重庆建设实现“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目标
礼嘉智慧公园,市民们正在欣赏裸眼3D城市景观。(摄于2023年8月29日)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2023年4月,市委召开数字重庆建设大会,拉开了以数字化变革推动重庆迈向现代化的大幕。

如今一年过去,数字重庆建设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4月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数字重庆建设一周年成果新闻发布会,聚焦“智慧城市”主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数字重庆建设有关情况。

十大标志性成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朝永介绍,数字重庆建设已经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应用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实现“一年形成重点能力”目标。

数字重庆建设的成效具体表现为取得了10个方面标志性成果。

一是基本建成一体化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体系。主要表现为: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建成,全面实现数字资源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基础设施体系持续完善,累计建立视联网点位646个,接入实时数据感知终端668万个,智算算力规模2500P、西部领先;数据资源体系基本建立,5大基础数据库迭代完善,GIS系统上线运行,“信用+”综合应用支撑能力加快形成,市、区县、镇街数据仓全面建成;支撑“两端”能力初步形成,全面重构“渝快办”,初步建成全国首个三网深度融合的办事服务总入口,形成面向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能力;“渝快政”支撑能力达80万。

二是初步构建了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基本体系初步构建,1个市级治理中心、41个区县治理中心和1031个镇街治理中心实体化运行,构建设施运行、社会治理等六大板块,体系构架、工作机制和典型应用三级贯通;市带区县、区县带镇街格局探索形成,三级治理中心跑道对接贯通,城市体征指标一体设计、三级投用,初步建立多级联动、分工协作、平战结合的治理工作体系;协同实战能力明显增强,22个应用三级贯通。

三是构建形成党建统领政治能力提升体系。主要表现为: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实现整体跃升,推动党的领导落实到市域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监督体制机制实现变革重塑,“渝巡在线”“公权力大数据监督”上线运行,监督覆盖行权事项3748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创新发展,“人大代表全渝通”“重庆数字政协”形成实战实效;风险感知响应实现体系重构,“突发事件直报快响”等构建风险闭环管理机制,风险感知响应更加快速有效。

四是初步建立现代政府整体智治新机制。主要表现为:整体智治的政府运行机制初步建立,政府履职向协同联动转变,政府数字化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智能精准的服务发展能力初步形成,上线经济运行监测、国资智管等应用,动态呈现3000余个主要经济指标;敏捷高效的协同治理水平有效提升,上线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数字应急等典型应用,协同处置1.5万件预警事件;便捷普惠的政务服务效能大幅增强,上线“一件事”集成服务80件,覆盖90%以上高频事项,日均办理群众诉求2000余件。

五是初步探索“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新模式。主要表现为:推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等重大任务协同落实,建设“数智经信”应用,构建产业生成、生产、生态“三生协同”综合场景;实现涉企服务多元集成,构建“企业码上服务”综合场景,打造涉企服务“一键接入、一码画像、一体处置、一键直达”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构建风险隐患监管闭环,打造“瓶装燃气智慧管理”应用,实现全市72个液化气充装场站和1364个经营点智能管控。

六是初步构建数字社会为民利民惠民高效精准服务体系。主要表现为:打造“渝悦·公积金”“渝悦·根治欠薪”等应用,为2.6万余名劳动者追讨工资3亿元;上线“渝悦·医检互认”“渝悦·惠学生”,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3900余万元,实现义务教育入学办理时限、环节压减2/3;开发“渝悦·养老”“渝悦·救助”,完善防止返贫精准监测帮扶等机制;打造“渝悦·渝你同行”“渝悦·信用”等应用,信用融资授信71.1亿元。

七是以数字文化探索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新方式。主要表现为:构建“三情”和“双网格”联动机制,打造“三情联动”应用;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建立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服务机制,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群众;提升文化数字化治理效能,打造“文明创建”“巴渝文物”等应用,整治文物安全隐患1.4万余个。

八是以数字法治拓展平安法治一体推进新路径。主要表现为:建立健全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迭代建设“情指行”“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应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有效提升;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开发建设“执法+监督”“一案一码·刑事案件查询”等应用,推动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加快建设“警快办”等应用,网上为群众提供公安政务服务1.1亿次。

九是系统重塑现代化基层智治实战体系。主要表现为:全国率先实现省域基层治理体系系统重塑,全域构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体系;重构镇街、村社、网格三级职责清单责任体系,实现照单履职、对单考核;形成可视化实战能力,实现人房地事物一图呈现、一屏统览;构建人机交互多跨协同闭环处置机制,通过基层智治平台办理民生诉求等事项354万件、办理率99.9%。

十是初步形成数字化引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和实践、理论、制度成果。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一批数字变革的制度规范、技术标准、改革教材、理论文章等,初步形成数字重庆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体系、能力体系。数字化理念、思路、方法、手段深入人心,干部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协同能力明显提升。

黄朝永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夯实基础、提质扩面,促进“1361”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推动重点能力向基本能力深化拓展,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体制机制变革重塑,加快形成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打造引领数字文明新时代的市域范例。

数字重庆建设场景机会首批清单发布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发展局局长、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代小红表示,数字重庆建设一年来,全面实现了预期目标。这当中尤为重要的是,形成了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应用成果。

“涌现出30个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实战实效优秀应用(组件)。这30个优秀应用(组件),来自17个市级部门、8个区县和1家企业,涵盖‘1361’各板块。”代小红说,其中六大应用系统实战成效较好应用25个、三级贯通能力较强组件1个、基层治理效果较好组件1个、平台支撑能力较强组件3个,有力推动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有力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能力、高质量发展能力、服务美好生活能力和现代化治理能力。

据了解,这30个优秀应用(组件)呈现出五个特点:一是聚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二是着力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如“瓶装燃气智慧管理”“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等8个应用(组件)聚焦城市治理重点领域,破解传统手段难以解决的顽疾。三是赋能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四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一件事一次办”“民呼我为”“渝悦·医检互认”“渝悦·根治欠薪”等10个应用有力提升服务效能,明显增强群众获得感;五是着眼基层“一地创新、全市推广”,如“一表通”智能报表、文明创建等8个区县应用(组件)解决基层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具有较强推广价值,正在向全市推广。

会上还发布了数字重庆建设场景机会首批清单。代小红表示,今年是数字重庆建设“三年形成基本能力”的关键之年,发布数字重庆建设场景机会清单,旨在通过搭建场景机会平台,加大应用场景供给,释放政府和市场主体需求,为全国各地企业、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参与数字重庆建设机会,促进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企业引育取得多维获益。

记者了解到,清单包括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数字政务、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数字法治、基层智治7大领域共45个应用场景。这45个应用场景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场景方向类型多。涉及机关办公、城市管理、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多种类型,其中市级场景33个,区县场景12个。

二是清单专业性较强。以数字经济领域为主,紧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场景建设涉及的知识密集度高、技术要求高。

三是智能化趋势明显。各类行业产业大脑、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大脑等建设机会占比接近50%,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学习、推理、分析、决策等智能化任务,“AI+”场景赋能趋势明显。

四是项目引领作用强。紧扣发展、服务、治理重大任务,涵盖范围全面、发展前景广阔,在数字重庆建设中具有显著引领作用。

代小红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出台更多数字重庆建设政策举措,大力推动应用场景落地,为广大企业提供丰厚沃土和广阔舞台。欢迎全国各地企业来渝投资兴业,参与数字重庆建设,丰富山城应用场景,共同打造更多赋能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数字重庆建设为群众带来更多幸福体验

数字重庆建设不仅能让政府治理“更智慧”,也能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幸福”。在数字重庆建设中,数字社会系统形成了哪些重点能力?又为老百姓带来了哪些惠民的真实体验?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数字社会专题组副组长李坚平介绍,一年来,数字社会系统紧扣就业、教育、医疗、信用等领域,着力提升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社会保障和服务能力,形成了四个方面的重点能力。

聚焦利民,不断完善住房、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形成宜居宜业重点能力。李坚平表示,目前上线的“渝悦·安居”和“渝悦·公积金”2个应用,解决房屋延迟交付、线下办理住房公积金程序繁琐等问题。同时还上线了“渝悦·欠薪”和“渝悦·就业”2个应用,解决讨薪乏力和求职难、招工难等问题。据悉,“渝悦·根治欠薪”系统上线以来为2.6万劳动者追讨工资3亿元。

聚焦便民,推进医疗、教育资源公平化、普惠化,形成就医就学重点能力。“比如,我们上线了‘医检互认’等3个应用,解决重复检验检查费用高、医保服务便利性不够、医疗急救事件响应慢等问题。针对学生入学报名‘多头跑’问题,上线‘渝悦·惠学生’应用,系统重塑学生入学线上办理机制。”李坚平说。

聚焦惠民,提高“一老一小一弱”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形成扶弱济困重点能力。李坚平介绍,为了推动养老服务精准化供给,上线“渝悦·养老”应用,打造“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融合式养老服务新模式。同时,上线“渝悦·救助”和“精神卫生”2个应用,主动解决困难群众在社会救助中办事难、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粗放等问题。

聚焦为民,创新品质化、多样化智慧生活服务,初步形成为生活增色添彩重点能力。如上线“渝悦·信用”应用,构建更加诚信、高效、透明的社会环境。据统计,通过“渝悦·信用”实现了信用融资授信71亿元。

重庆加快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

重庆推动数字政务系统建设一年来,给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了哪些改变?

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数字政务专题组副组长邓远峰介绍,数字政务系统全面落实数字重庆建设部署,聚焦服务、发展、治理“一件事”,深入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体系重构、履职能力提升。在市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整体智治、唯实争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如今,重庆的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哪些提升?

邓远峰表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出普惠便捷,政务服务更有温度。通过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民呼我为”等5个典型应用,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向群众“要什么、送什么”转变。

二是突出科学精准,高质量发展能力持续提升。通过聚焦经济运行“态”和“势”分析,上线经济运行监测、国资智管、产业用地智治等5个典型应用,推动经济运行分析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从宏观向微观、定性向定量转变。

三是突出高效协同,政府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通过聚焦重大突发事件、安全生产、城市运行、生态环保等重大风险隐患防控最急需的领域,从“小切口”入手,上线安全生产智管、巴渝治水、餐饮安全在线等16个典型应用,推动各类风险隐患防控从不确定向确定转变,由过去的人力服务向现在的人机交互型转变。

邓远峰说,重庆“一件事”总量由过去的2件增加到现在的80件。“一件事一次办”的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典型经验案例发文推广。一年来,重庆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从56%提升到80%,标准化率从36.7%提升到100%;“一窗综办”改革实现减员增效,每年全市可节省财力支出8000万元以上。

重庆将打造“1+1+N”产业大脑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是数字经济系统的核心场景。下一步,重庆有什么推动产业大脑的建设思路?

市经济信息委副主任、数字经济专题组副组长吴涛直言,抓工业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大脑都是“总抓手”。下一步,将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场景牵引”的原则,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第一个“1”就是1个产业大脑能力中心,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资源融合,集成知识、组件、模型、算法等要素,打造产业生成、产业生产、产业生态决策辅助智能体、服务综合集成智能体等,以交互式、生成式为路径,系统化、渐进式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形成产业大脑的核心能力。

第二个“1”就是1个产业数据仓,通过线上“边缘计算”“隐私计算”技术支持,线下“数尚往来”“服务换数据”机制创新,贯通政府侧、产业侧、社会侧、企业侧“四侧”数据,筑牢产业大脑的数据底座。

同时,还要建设“N”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重点区县和“链主”企业牵头建设一批细分行业产业大脑。

“我们现在设想用三种模式推动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吴涛介绍,一种是政府主导的模式,针对产业区域相对集中、产业链中小企业偏多,但产业链资源相对比较分散的行业,由相关区县政府、园区管委会牵头,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产业大脑。

第二种是“链主”企业主导模式,针对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但是“链主”企业产业链贯通能力强、产业链资源集中的行业,考虑由“链主”企业牵头,建设具有产业链特色的行业产业大脑。

第三种是第三方平台主导模式,针对产业链资源分散、产业链共性需求比较强的行业,可由第三方平台牵头,建设具有产业资源共享特色的行业产业大脑。

记者 周尤 何春阳

责任编辑:邓旻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