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二胡大师闵惠芬 这场讲述式音乐会感动每位观众
2024-04-10 22:54:1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记者 陈发源)她是中国民族音乐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二胡演奏家,她在二胡艺术声腔化方面有着开创性的艺术成就——她就是中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4月10日晚,为纪念二胡大师闵惠芬,《长城随想》讲述式音乐会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奏响,重庆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刘光宇携新加坡华乐团二胡首席赵剑华、重庆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刘可可,带领观众跟随音乐一同走进闵惠芬的艺术世界。
峥嵘岁月,一代二胡大师的音乐交响
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二胡领域有一个世纪勋章,那么二十世纪的前期应该献给刘天华先生,而二十世纪的后期则应该是献给闵惠芬的。
闵惠芬是伟大的民族音乐家,她用二胡书写了历史,她也被历史所书写。她的二胡音乐深入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内心情感,深刻把握了文化艺术的本质规律,极大提升和丰富了民族音乐的传承力、传播力、感染力、塑造力,具有举世公认的历史地位。
“超天才的二胡演奏家”“连休止符也充满了音乐”“有不可抗拒的魅力”“世界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这是世界大师们对闵惠芬的高度评价。
从艺五十余年,闵惠芬始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致力于民族音乐水平的提高和艺术创新。闵惠芬曾说:“二胡的魅力,在于它特别接近我们中国人的情感,它的音色像中国人在说话歌唱。二胡给了我第二条生命,我生来就属于这项事业。”
2014年,闵惠芬永远告别了她心爱的二胡,只留下了《长城随想》《江河水》等一系列代表作品,其中,《长城随想》几乎成为海内外二胡音乐爱好者的演奏首选。
“《长城随想》是当代二胡不可磨灭的丰碑,是二胡文化的代表作,闵惠芬大师对《长城随想》的解读,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民族自豪感。”刘光宇说。
致敬经典,是传承亦是对恩师的纪念
《长城随想》讲述式音乐会是对中国著名二胡大师闵惠芬技艺的传承,亦是对恩师的深切纪念。
在闵惠芬逝世十周年之际,重庆市歌剧院策划“此曲只应天上有——《长城随想》讲述式音乐会”,以讲述、演奏、视频相结合,边讲边演,带领观众感受闵惠芬“相与济苍生”的深沉大爱。
本场音乐会特别邀请了闵惠芬老师的第一个入室弟子赵剑华联袂演出,在与重庆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刘可可的深情配合下,经典曲目《长城随想》原汁原味地在观众耳边重新奏响。
整场音乐会分为四个乐章:饱含沧桑、浮想联翩的“关山行”;铁骑驰骋、奋勇杀敌的“烽火操”;怀念战士、如泣如诉的“忠魂祭”;高瞻远瞩、展望未来的“遥望篇”,每个乐章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当这四个乐章紧密联系在一起时,足以让观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光辉灿烂的历史。
谈及恩师的影响,刘光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闵惠芬老师忘我的进取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她对舞台、对二胡的执着与热爱,为了时代、为了观众如此拼命地创作,她对艺术的那股韧劲,值得大家学习。半个多世纪以来,她的作品深入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反映了时代的典型性和社会的普遍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闵惠芬的丈夫刘振学也来到了音乐会现场。在演出最后,他说:“闵惠芬艺术的两位传人刘光宇和赵剑华,站在弘扬闵惠芬艺术的舞台上,向我们展示了滚动着爱国主义强大感情力量的《长城随想》,这仿佛又使我们回忆起当年闵老师生命垂危之际,用二胡唱出的这一支为民族捐躯、讴歌伟大魂魄的壮美赞歌……”
观众声音,一次与大师的隔空对话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演常新。《长城随想》讲述式音乐会亦是如此。
整场音乐会,观众都被深沉而激昂的乐曲所打动。记者注意到,尽管音乐会已经结束,仍有不少观众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音乐里,久久不愿离场。
来自渝北区的李梦是一名艺术工作者,此次专程来聆听这场音乐会。她说,音乐会是对闵惠芬大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和弘扬,闵惠芬两位弟子的联袂献演,也让大家看到了闵惠芬老师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传承。
观众钟树葳感同身受。他说:“虽然闵惠芬老师已经离我们而去,但她的精神永存,她的经典作品永存,还有这么多后辈在传承她的二胡技艺,这场音乐会仿佛让大家与大师来了一场隔空的对话。”
二胡,是闵惠芬的生命之魂,她留下的艺术财富必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
(摄影/钱波)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