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 面对逐年上升的慢病发病率以及日趋庞大的慢病人群,如何更好地发挥重庆市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慢病管理创新与应用,助推学科发展与青年人才成长?4月16日,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正式成立,并同步启动了学术交流会,邀请中医慢病领域专家学者论道,共商中医慢病管理工作发展。
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成立 江津区中医院当选主委单位
当天下午,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选举大会在重庆江津大酒店启动,选举大会由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原副会长向明成主持。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易美彤为新当选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及秘书颁发了聘书,并从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术引领、普及科学知识、深化廉洁风险防控四方面对专委会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据悉,经全体委员投票,江津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魏东华当选为专委会主任委员,这也是江津区中医院继全国科普专委会后,第二个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的省级以上学术专委会。
当天,江津区政府副区长李彤代表江津区政府,对中医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顺利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江津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地区中医药工作,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作为重庆市最早创建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以及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如今江津正大力实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建成了任应秋学术思想传承研究会、白沙善堂中医药陈列馆、中医药文化科普基地等中医药文化传承阵地,全区中医药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重庆市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的重任,希望以此为契机,大力挖掘江津区中医慢病管理优势,探索中医慢病管理新模式、新技术、新方法,进一步推动全市慢病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江津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张榜祥同样对专委会的成立寄予厚望:“江津区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江津区在中医慢病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专委会紧密结合群众的健康需求,积极开展中医慢病管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群众了解和认识中医药在慢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持续提高中医药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中医大咖齐聚“把脉开方” 助力慢病医学高质量发展
如今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中医在慢性病防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全国7亿慢性病患者远离疾病困扰贡献重庆力量?当天,由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主办,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慢病管理专委会、江津区中医院承办的中医慢病管理学术交流大会也随之拉开帷幕。
现场,全国名中医、主任中医师王辉武教授,全国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慢病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庞国明教授,全国名中医周天寒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杨国强教授,江津区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魏东华、副主任中医师刘羽、何伟,主管护师程玉柱,渝北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何伟等受邀来到现场,围绕中医慢病管理方略构建、中医慢病管理前沿知识技能、全国慢病管理示范医院创建经验分享、中医慢病管理典型案例、中医慢病管理护理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进一步提升了各区县中医人对慢性病的干预治疗能力,获赞“干货满满”!
其实这样的学术交流活动只是江津区中医院持续推进中医慢病医学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江津区中医院党委书记刘升兵介绍,近年来,医院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目标、路径、方法、条件,以创建全国慢病管理示范医院为契机,在全国首创了“一院三中心两支撑”中医药慢性病服务新模式,建成重庆首个糖尿病医院、慢性病中医药干预中心、慢性病治疗管理中心和儿童青少年形体矫治中心,自去年8月开诊运行以来,收到良好成效,深得广大群众认可。作为主委单位,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汇聚中医领域的智慧与力量,推动中医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创新与应用,这为医院发挥中医慢病的特色作用注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具有开创性的里程碑意义。
“未来,我们将在市中医药协会和全国慢病分会的指导下,全方位发挥好专委会的牵头作用,与各委员单位一起,以中医药文化为魂,以技术攻关为本,不断加强中医慢病的学术思想、学术标准、临床教学、技术创新研究和中医药文化传承推广,争取为推动中医药慢病管理工作作出更大贡献!”说起下一步工作,专委会主任委员、江津区中医院副院长魏东华干劲满满。
(文/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