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董进,李文科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2022年,住建部将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列为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重庆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着力推动“数字化设计、工业化生产、智能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四大环节智能建造技术应用,为建设“建造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智能建造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三批)》(以下简称《经验做法》),重庆有5项经验做法上榜并向全国推广。
其中,重庆发布《建设领域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选用指南》,将智能建造装备分为推广类和试点类,鼓励工程项目结合实际选用。
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由中建六局承建的“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建设现场一片热火朝天。
“项目总共要建设东南西北4个展厅。”项目负责人张加新介绍,目前共有150余名工人参与生产建设。
记者在现场看到,8台塔吊分布在现场各个角落,4个展厅正在同步推进主体结构建设。在西展厅施工区域,正在进行地面垫层施工。
一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停靠在一旁,塔吊吊起料斗,装好混凝土后吊运至垫层区域,2名工人将混凝土从料斗中放出,均匀地铺开在碎石层上。
随后,一名技术工手持遥控器,操作着一台机器人进入摊铺好的混凝土上。
“这是地面整平机器人,在混凝土浇筑并经人工摊铺后,用于在混凝土初凝阶段进行提浆、收面和控制标高。根据施工进度和作业需求,项目适时地引入了这些机器人辅助生产。”张加新说,大部分工作面一次成型,且能够实现精准控制标高,水平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大面积的混凝土整平工作,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
目前,4个展厅首层钢结构全部安装完成,地上土建结构计划5月底全面封顶。
据悉,“一带一路”国际技术交流中心总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为会议会展及配套办公等。
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西部创新资源集聚地及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展示地、体验地,助力两江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