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知名作家寒阳携新作《巴蔓子》做客重图讲座-华龙网

本土知名作家寒阳携新作《巴蔓子》做客重图讲座

2024-04-21 07:31:14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和传播巴蔓子将军的人格形象,重构社会文化认同,是写作《巴蔓子》的初衷。通过挖掘巴渝文化,对巴渝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好巴渝文化基因,守护好巴渝文化遗产,彰显好巴渝文化自信,是每一个巴渝儿女应尽的责任。”4月20日,重庆图书馆重图讲座,本土知名作家寒阳如是说。

长篇历史小说《巴蔓子》。记者 赵欣 摄
长篇历史小说《巴蔓子》。记者 赵欣 摄

当天,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为主题,寒阳携新作长篇历史小说《巴蔓子》与读者见面。在他的笔下,一幅金戈铁马权谋诡诈的战国画卷被徐徐铺开,一部舍身取义气吞山河的英雄史诗被娓娓道来。

寒阳本名秦定波。作为文化和旅游部旅游经济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景区协会特聘专家、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在多年深耕重庆文化旅游领域的同时笔耕不辍,出版有长篇小说《凤舞龙蟠处》《比翼鸟》《壮志未酬梦夔州》《白马传》、诗集《跟着太阳去流浪》等多部著作。

《巴蔓子》全书40章,40余万字。小说以丰富复杂的历史事实为基础,将西周结束到秦统一六国500多年的历史融入精彩的叙事之中。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群雄逐鹿的年代,秦国、楚国、蜀国、巴国等诸侯国之间频繁的战争和复杂的政治斗争构成了小说的主线,巴蔓子将军的传奇经历、英雄风采,以及他在辅佐国君治理巴国的政治、盐业发展、军事斗争中所展现的雄才大略,则在小说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书写。精心架构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绘,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战争与和平、忠诚与背叛、智慧与勇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巴蔓子是古代巴国唯一留名青史的英雄人物,他以头留城的故事在巴蜀大地广为流传。”寒阳表示,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变革时代,通过描述巴蔓子、巴子焦等人物的经历去展现战国乱世的动荡和英雄的崛起,他希望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一个又一个历史事件,从而分享自己对古代巴渝文化、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尤其通过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善恶美丑,引导读者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忠诚、善良和勇敢。”

历史上,巴蔓子的事迹最早见于三国时期蜀国谯周的《三巴记》,并被常璩在《华阳国志》中引用。虽然,巴蔓子的生平今己不可考,但《华阳国志》确定了巴蔓子所处的时代,“战国时,巴国与楚婚。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晋代常璩在编修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地方志《华阳国志》一书时,将巴蔓子事迹载人《华阳国志 •巴志》中,讲述了他“刎首留城”的大义之举,相关文字记录使巴蔓子有据可考,得以流传至今。

作家寒阳在分享会上。记者 赵欣 摄
作家寒阳在分享会上。记者 赵欣 摄

在寒阳看来,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刻画巴蔓子的人物性格,还能展现战国时代巴渝地区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巴蔓子刎首留城的壮举,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穿透危急和苦难,留下的是超越家国恩怨的勇气。尤其重要的,是以巴蔓子为镜,思考智慧和策略在处理政治和军事问题中的重要性,希望这些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有所启示。”他强调,在追求历史资料价值的同时,《巴蔓子》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给后人以某种借鉴,为现实生活服务。“这种服务,是通过读者的审美去欣赏了解历史,并对历史进行反思,获得某种认识上和美学上的启示,从而更加正确地去认识和总结历史。”

“对于巴渝文化及巴蔓子历史名人文化,今天的我们需要传承创新。”寒阳表示,古往今来,地方史志文献、民间传说故事、歌谣和民俗活动都以不同方式讲述巴蔓子的忠勇故事,但巴蔓子并没有像廪君、关羽、马援等由历史传说英雄演变为被地方社会广泛信奉和祭祀的地方神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古以来少有文学作品,以极具主体特色和文学叙事方式讲述巴蔓子故事,宣扬其爱国精神,从而形成社会广泛的文化价值认同和传播。借由《巴蔓子》的问世,或许有助于更好地构筑重庆城市文化形象,不断提高城市吸引力、影响力。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