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文化”是如何融入中华文化的?发现重庆大讲堂带您一起发现“巴文化”起源
2024-04-22 20:08:47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近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枇杷山书院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讲堂。来自重庆工商大学巴蜀文化研究领域的历史学博士、博士后钟周铭,为60名文保志愿者、历史文化爱好者带来了一场讲堂,让更多市民一起发现“巴文化”的起源。
钟周铭从巴地、巴国、巴人与巴文化谈起,通过他研究的大量史记文献,引经据典,高屋建瓴,让现场听众们仿佛看见了古代重庆纳入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漫漫历史进程。巴人,就是重庆人的先民,他们是我国上古时期重要的一支族群,其建立的巴国是上古时期一个重要的地域文明。但是由于文献涉及巴的记载不多,学者持有的研究视野、研究方法各异,因而对于巴人早期历史的解读存在不同的看法。
钟周铭认为,巴人是一支迁徙的族群,赢姓,同鸟关系密切,出自东夷集团,最初的活动地域大致在安徽北部一带。最迟在夏朝初年,巴人已西迁到了豫西南、鄂西北一带,受夏后启之臣孟涂管理。卜辞中所见之巴人,其主要活动地域基本位于晋南一带,大约从殷墟第三期开始,巴人逐渐从原居地外迁。最迟在殷朝末年,巴人已迁徙至汉水上游一带,并协助武王伐纣。灭殷后,为了更好地联合巴人,周王室分封了自己的姬姓宗室于当地。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巴人活动的重心已迁往川东、重庆一带。秦灭巴蜀后,随着秦汉时期郡县制度、户籍制度、赋役制度和选官制度等政治制度在巴地的逐步确立与不断完善,一整套华夏式政治体系得以在巴地系统建立,当地人群对于华夏政治体系与华夏文化的认同随之逐渐形成,巴地也最终在这一时期内基本完成了自身的华夏化。
钟周铭讲道,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复杂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说,作为地域名称,巴的包容面相当广阔。由于古代以川东、鄂西为中心,北达陕南,南及黔中和湘西地区的一大片连续性地域通称为巴,所以古代居息繁衍在这个地域内的各个古族也被通称为巴,并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这个名称包含有地、人、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是一个复合性概念。
同时,钟周铭指出,巴文化分别有三个不尽相同的概念。一是战国以前的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是有区别的,巴国文化是指宗姬一系的巴国王族的文化,巴地文化则是指巴地各族的文化;二是春秋末战国初,巴国从汉水上游南移长江干流,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才结合起来,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巴文化;三是春秋战国之际,巴国从汉水上游南迁至巴(西陵)、巫、夔峡地区和川东地区,成为当地各族的统治者,于是巴国文化与巴地文化开始多元共生,从复合、耦合到融合,两种不同文化的空间构架由此基本重合。
最后,钟周铭指出,春秋战国之际巴文化形成后,巴文化区的地域构架同时基本稳定下来,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基本没有大的变动,隋唐以后文化面貌开始发生较多变化,但在峡区及岭谷之间,其基本文化面貌一直持续发展到近世。
在场和直播间的听众纷纷提问、交流,大家对重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文图/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
责任编辑: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