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矛盾止于毫末 让纠纷化于未发 市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别样风景-华龙网

让矛盾止于毫末 让纠纷化于未发 市司法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别样风景

2024-04-24 15:46:16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57ad0eb55593f1f4f3b6cfbb45e5ae6
璧山区司法局正兴司法所为群众化解薪资矛盾纠纷

华龙网讯 在全国率先建立“拘调融合”机制,创新建立调解力指数评价体系,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事调解中心,“三调合一”机制获评“全国创新社会治理最佳案例”……放眼巴渝大地,一大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人民调解工作亮点纷呈,绽放出新时代不同的“枫”景。

矛盾不上交的本质特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实践要求,与时俱进的发展品质……近年来,重庆市司法局不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和诉源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构建三级联动调解网络体系,全力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数据显示,我市已规范建立人民调解组织达1.3万个,选优配强人民调解员6.7万名,建成个人品牌调解室166个,5年来成功调解矛盾179.8万件,调解成功率98.77%,一幅调解为民“枫”景画卷正徐徐展开。

多跨协同 探索改革突破新路径

挽回了3万多元的经济损失,老张最近心里亮堂了许多。

时间追溯至去年11月,老张在荣昌区从事个体经商,经营的门市因保洁公司操作不当,被掉落的树枝砸坏了门头和店内物品,老张多次要求赔偿但协商未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张另一处经营门市因员工受伤无人经营,向房屋租赁方协商退还押金和租金事宜再次遭拒绝。

接连不断的纠纷,让老张一度情绪低落,几近崩溃。该怎么维权?他一时没了主意,于是到荣昌区司法局昌元司法所寻求帮助。

考虑到损害赔偿纠纷案情较为复杂,为尽快化解纠纷,该司法所立即启动多元参与的“1+N”联调机制,启动“警调对接”机制,多次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张的财物损失得到了挽回。而另一边,房屋租赁纠纷的房屋租赁方则以履行合同为由,一直不愿让步,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租赁方同意解除合同并退还押金。

“感谢调解员的帮助,两起纠纷终于画上了句号,我的工作和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历时3个月的纠纷成功化解,老张感慨地说。

事实上,纠纷通过多元化解在我市早已成为常事。2018年以来,市司法局持续深化调解工作机制改革,加强与法院、公安、民政、市场监管、金融、妇联、工商联、工会等部门多跨协同,先后制定出台婚姻家庭、劳动争议、金融、商会、消费、知识产权、行政复议等纠纷调解对接指导意见14份,过去的“单打独斗”变“多跨协同”。

为建成三级联动调解网络体系,市司法局全力推动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落实“诉调、警调、访调”对接机制,建立“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组织633个,同比增长25%,2023年“三调”对接案件数达10.04万件。

此外,市司法局还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事调解中心,选聘12名商事调解专家,设立商事调解中心达州分中心和渝中分中心;建立一站式集成、全链条共治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推动教育、医疗、交通、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行政调解工作,建立行政调解组织615个,基本实现行政调解领域全覆盖。

如今,“夯实村居、做优行专、衔接多元”的三级联动调解网络体系已然建成,一个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进行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调解为民 擦亮惠民强企金名片

“王调解,款项已收到。公司近期经营越来越好了。”去年8月初,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民营企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收到当事人的感谢后长舒一口气。

原来,当事人游先生是一家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去年2月,游先生与永川某科技公司约定,该公司于同年3月底前支付全部项目工程款。可约定时间过了,游先生却迟迟没有收到款项,于是到永川区社会治理中心求助。调解员迅速联系涉事公司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调解,经明理释法,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游先生满意而归。

矛盾纠纷有地方说、化解纷争有人管、释法析理有渠道。让游先生感到欣慰的是,涉企矛盾纠纷调解得快、处理得正、履行得快,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更加畅通,更加规范。

惠民强企,是人民调解的责任所在。近年来,市司法局创新工作思路,抓前端、治未病,把“调”再向前延伸,让“解”更深入人心,全面提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质效。

在江北区大石坝街道,“警律调解中心”聚合人民调解员、公益律师和公安民警职能优势,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在北碚区天府镇,设立“乡贤堂”调动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在渝北区大湾镇,“三诊”工作机制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巫溪县乌龙乡林场村巧用“一网五步五勤”工作方法,连续6年矛盾不出村,让“无讼村”的共识驻进村民心中……

5年来,我市整合部门资源、集聚司法行政力量,先后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受理矛盾纠纷182.04万件,其中涉企纠纷23.52万件。

为让调解从分散化向集约化、行业化、专业化发展,由点到面扩展,逐步覆盖全社会各个领域,我市还先后在人社、医疗、劳动争议、物业等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成立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827个,切实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专业度、精准度和整合度。

一起起涉企纠纷案件成功化解,一件件暖心惠民实事落地,群众的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认同感更加强烈。

融网进楼 铸牢除险固安保护盾

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争端,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引发,如不及时化解往往容易演变成大问题。

如何让“小矛盾、小案件、小问题、小隐患、小需求”迅速得到解决?市司法局用“矛盾所在之处,即调解所及之地”给出了答案。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在除险固安上做文章,开展“融网进楼”专项行动,打造家门口矛盾纠纷“终点站”,集聚整合调解资源进小区村组、进网格楼栋,实现调解服务最小颗粒度、精细化、前沿化,推动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化了。

“两位老师如果你们都同意,不再因此事发生矛盾,请在和解书上签字确认。”在沙坪坝区覃家岗街道步行街一张流动调解桌前,一起因买卖二手车导致的合同欠款纠纷的当事双方迅速达成和解。

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将调解平台前移,沙坪坝区司法局积极打造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设置流动调解桌,将纠纷调解、诉讼咨询、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让调解工作更接地气,让法律服务更贴民心。目前,该区已打造46个红岩市民综合调解站,实现22个镇街全覆盖。

在南岸区南坪镇兴隆社区的老街坊们口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黄桷树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

大家口中那棵黄桷树,就长在社区文化小广场正中。这里是南坪镇司法所设立的“黄桷树老鹰茶调解点”,老街坊们捧着一杯“老鹰茶”,大小烦心事在调解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的说服疏导中被一一解决。

在云阳县巴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则摆起“三根板凳”,将调解牌、小板凳搬到村落院坝,经过讲道理、释法理,一个个群众之间的矛盾“疙瘩”被揉散了。

平安和谐,是民生之要、发展之基,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要求。如今,调解工作迈出坚实步子,走进群众心坎,已实现从调解室到家门口的转变,矛盾的源头变成终点,诉源治理成效也不断凸显:我市1万余个村居调解组织扎根基层,年均调解纠纷占总量的60%以上。

此外,为助力平安重庆建设,我市还在全国首创出台由调解成功率、协议履行率、基层化解率、数据归集率、法定调解组织化解绩效等5项指标构成的依法解纷调解力指数,并将其纳入区县平安建设考核体系,“排查、研判、调解、回访”的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形成,一大批矛盾纠纷依法得到实质性化解。

迈步新征程,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执“调解为民”之笔书写一个个基层治理的鲜活故事,在巴渝大地描绘出一幅幅好“枫”景。

责任编辑:肖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