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华龙网讯 4月26日,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主办的“第一届钱惪英才论坛——医院学科建设暨科研创新管理研讨会”在该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以“互学互鉴谋发展,交流共享促提升”为宗旨,邀请到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56家全国知名医科院校及附属医院科研、学科管理专家,共同探讨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管理的未来发展。
承前启后
筑牢立院之本、强院之基
论坛开幕式上,重医附一院党委书记吴昊表示,作为新一代重医人,我们以钱惪校长的名字命名本次论坛,就是希望在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用行动追求卓越,为更好服务人民健康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据悉,钱惪是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医学教育家。1957年,他带领400多名原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医学专家分迁来渝,创建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从“两路口借地开诊”到“袁家岗营建病房”,从“著书立说奠定学科基础”到“旧药新用破解黎民膏肓”,以钱悳校长为代表的西迁专家们在爱国奋斗中孕育的“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重医人接续奋斗。
“我们必须把原创性、颠覆性的科研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须把学科人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培育和发展医院新质生产力,筑牢立院之本、强院之基。”吴昊书记表示,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共同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迈上新台阶。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在致辞表示,希望借助本次研讨会,与各医院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加强资源对接和平台互通,促进科研学术及技术交流,共促医院高质量发展。黄爱龙校长强调了学校作为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他分享了自己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心得与体会,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倾囊相授,不仅传授共性知识,更能分享个性经验和技巧,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据了解,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重医附一院一直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将其作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该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平台。近年来,取得了近500项国家级科技项目,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大咖论剑
推动学科发展和科技创新
在主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就医院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董海龙教授分享了关于医院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南方医科大学赵镇教授深入探讨了高校科技管理活力的源泉——熵减理论。此外,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李卓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杨晓秋教授等也分别就科研平台与人才体系建设、临床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
在下午的圆桌会议中,与会嘉宾围绕如何完善学科建设评价机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进行学科建设规划、优化科研物资采购流程、促进科研创新等多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和医院的专家纷纷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论坛闭幕式由重医附一院科研处负责人李俊龙主持。他表示,56家院校精英的莅临传道授业不仅给大家带来了知识,更拓宽了大家的视野,提升了大家的能力。通过交流,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管理的理解,认识到管理思路的灵活应用。钱惪英才论坛将作为重医附一院的品牌继续举办下去,期待与各位专家再次相聚,共谋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管理的未来。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也为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管理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论坛,他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对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把此次论坛的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医院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管理的实践中去,为高水平服务人民群众健康和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王凤 钟扬 图/薛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