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峰:深耕科技创新 服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高质量发展
科技项目《分布式电源接入对湖北配电网综合评估体系影响研究》由国网湖北经研院陈峰主持,并荣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该项目建立了节点电压约束下区域配电网极限接纳能力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电网的运行方式、供电区域所接入负荷、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等各因素对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影响,得出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一种使用粗糙集理论筛选与配电网可靠性相关较强的方法,建立相关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发表了《A Modified BackForward Sweep Method Based on th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Data》等多篇论文,项目研究成果为未来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接入后配电网可靠性的有效预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可促进我国分布式电源和新能源的良性发展,具备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陈峰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电力工程技术高级工程师,长期致力于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工作。陈峰说:“我所从事的新能源和分布式电源技术发展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是和居民用电息息相关的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的怠慢和松懈。”
在工作中,陈峰总是全心投入,任劳任怨,力求把事情做到最好。陈峰先后主持或作为核心研究人员参与了各层次科技项目10余项。做出了许多有创新、能够促进行业发展的科研成果。
陈峰扎根于新能源及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的研究工作中。在多年科研过程中,陈峰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包括《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重构方法》、《一种配电网供电模式库的建立方法》、《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电网规划数据监控系统》、《一种适应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站发展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等。其中发明专利《一种适应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电站发展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应用于湖北待规划配电网区域,该模型解决了电网规划中线路规划和储能站选址定容问题,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储能站盈利有限的问题,新的储能电站投资回报率从9%提升至约20%。
陈峰团队开发的《计及风、光、储及电动汽车的主动配电网柔性规划软件V1.0》软件对配电网在多种不确定资源接入情况下,综合协调规划以及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使得规划计算准确率提高了7%,整体规划时间缩短了约12%。
陈峰团队创新建立了节点电压约束下区域配电网极限接纳能力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电网的运行方式、供电区域所接入负荷、分布式电源接入点等各因素对配电网接纳分布式电源的影响因子,得出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提出一种使用粗糙集理论筛选与配电网可靠性相关较强的方法,建立相关因素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实现目标年份配电网可靠性的有效预测。
陈峰的这些创新成果,获得了电力行业的广泛认可,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0项,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专利授权2项。
陈峰表示:“我国目前正处于分布式电源和新能源快速发展的阶段,作为长期从事新能源及配电网技术的科研工作者,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科学技术在新能源发展中的运用,这是我作为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者:刘婵娟)
华龙网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所刊登文章,除原创频道外,若无特别版权声明,均来自网络转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其真实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负责;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联系电话:023-6305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