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青年说 | 厦门教师招聘无人报考:取消教师编制如何把握平衡?
2024-04-30 06:00:00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4月26日,#厦门教师招聘因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冲上了微博热搜。起因是厦门市翔安区教育局发布的《关于公开招聘骨干教师(2024年4月)取消及减少部分岗位的通告》,该通告显示,由于多岗位取消编制,导致无人报考,最终不得不取消招聘计划。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教育领域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困境,更引发了公众对于取消教师编制这一改革举措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深思。
教师队伍的改革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极大落差。首先,取消教师编制的初衷是为了打破“铁饭碗”思维,通过合同制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教师的流动性和教育工作的灵活性,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然而,厦门的这一事件却表明,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一刀切地解决问题,而是要寻找教师队伍改革和保障教师权益的平衡点。
取消教师编制旨在推动教育体系与时代发展同步,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与竞争力。在传统的编制体系下,教师职位往往被视为“铁饭碗”,这种稳定性虽然为教师提供了职业安全感,但也可能导致部分人员产生安逸心态,缺乏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取消编制,引入合同制管理,可以建立起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通过绩效评估和合同续签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此举还有助于打破地域和校际壁垒,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特别是对于边远地区和紧缺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一改革措施的实施必须谨慎,需要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障机制,确保教师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编制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职业安全感和稳定性的体现。厦门市在国内较早实行教师“员额制”改革,也称为“参聘制”,即教师不再纳入编制,而是采用合同制管理。据规定,新招聘的编外教师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在编教师同等待遇。也就是说,没有编制的教师岗位在舍去一定稳定性的同时薪资待遇上没有明显提升。一线教师常常面临着家长的投诉、学校公务杂事缠身、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开会学习等多种压力和工作。而编制的存在,让教师不必过分担心职业的不确定性。很多大学生考取教师编制也是出于对自己未来工作稳定性的考量,在取消编制的同时,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保障教师的权益,维持教师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保障教育质量。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升教育质量,而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无论是否取消编制,保障教师权益和发展空间都是永恒的话题。在中国新生人口下滑,中小学取消编制的同时,教育部门需要提供相应的替代性保障措施。例如,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和福利体系,确保教师在退休、医疗等方面的权益不受影响。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教师职业发展基金、提供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等方式,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支持。除了保障教师的基本权益外,教育改革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发展空间。通过建立合理的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机制,激发教师的职业发展动力,让他们看到个人成长的可能性。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使改革更加符合教师的实际利益。
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取消教师编制并非不可行,但必须在充分考虑教师权益和发展空间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李沛玺(四川外国语大学)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