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五四”青年节,川剧“后浪”展现青年力量-华龙网

文化中国行 | “五四”青年节,川剧“后浪”展现青年力量

2024-05-05 07:57:39 来源: 新重庆-重庆日报 听新闻

“头戴金盔簪缨红,腰挂三尺剑清风。大令一出山摇动,铁甲健儿胆气雄。”舞台上,梆弦激越、金鼓催阵,少帅伍云昭正自报家门,他目光如炬、满腔悲愤、慷慨激昂,一登场便赢得台下观众热烈鼓掌。

这是5月4日下午,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折子戏《南阳关》的演出现场。作为重庆市川剧院“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专场,《南阳关》与《水牢摸印》《杀狗》《青石山》一共4出折子戏同台亮相。4出戏的演出阵容均以市川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为主,身为川剧“后浪”的他们基本功扎实、唱作俱佳,在舞台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南阳关》。 重庆市川剧院邓晓军供图

开场戏《南阳关》是川剧传统戏《隋宫乱》的一折。剧中,隋炀帝杨广篡位,斩掉了拒不草登基圣诏的相国伍建章,杀戮伍氏满门,并命韩擒虎率兵围困南阳关,捉拿伍建章之子、守将伍云昭。韩念与建章之旧情,欲明擒实纵,放过伍云昭。伍云昭则与韩之部将尚师徒、麻叔谋交战,大反隋朝。

作为一出有着悠久历史的武生戏,该剧集文学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大段武戏激烈铿锵,大段唱腔酣畅淋漓,演出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家仇之痛、悲怆之情、煎熬之心、英雄之气。

“不但伍云昭的角色演得好,韩擒虎、伍保、尚师徒、麻叔谋等一众人物都很有戏!”戏迷李先生小时候就看过老演员们演出的《南阳关》,印象深刻,在他看来,这批青年演员的演绎,无论武戏文戏都超出预期,“武生戏很考验演员,不能多打,也不能不打,而且,这个戏的戏剧冲突很大,人物情绪起伏变幻非常剧烈,演员的处理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境遇。”

▲《水牢摸印》。 重庆市川剧院邓晓军供图

与武生戏《南阳关》不同,《水牢摸印》是一折川剧文小生的犯功戏。该剧讲述了明嘉靖时,八府巡按董宏暗察恶霸刘应龙恶迹,被刘发觉关进水牢,董在牢中摸着一枚金印,知前任被害,一番曲折伸冤除霸的故事。

令人称奇的是,按照剧情,这折戏全程在水牢进行。董宏的扮演者需要通过虚拟、写意的程式表演,营造出水牢的环境。舞台上,演员四处碰壁的摸黑表演和跪步左冲右突等手眼身法,以及他在水牢挣扎、触尸、摸印、合印、哭尸等戏剧情节,还有膝步、飞褶、旋褶、翻水袖、甩水发等技巧,都真切细致地诠释了人物内心。

“这折戏不仅讲究念白、唱腔等川剧文生表演技巧,同时也是一出体现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美学本原特征的经典。”市川剧院副院长徐超担纲了《水牢摸印》排导老师,他表示,在满场光亮下表现“伸手不见五指”的“摸黑表演”,与在没有一滴水的舞台表现“满场山水”的“无水行舟”一样,都是传统戏曲写意美学体系中的标志性特征,对表演者综合素质和基本功要求都较高,就舞台呈现来看,年轻演员们虽略显稚嫩,也可圈可点。

▲《杀狗》。 重庆市川剧院邓晓军供图

接下来的《杀狗》,来自传统弹戏《忠孝图》,讲的是战国楚大夫曹庄厌倦官场,退隐田园,其妻焦氏常背着曹庄虐待婆母,曹庄愤怒难忍,执刀杀狗以警妻。剧中,焦氏泼辣刁蛮的性格特征被演员表现得入木三分,眉眼、身段、唱腔也颇见功力,戏中的“高坐莲”“抢背”“倒硬人”“踩跷”等技巧,不断把戏推向高潮。

▲《青石山》。 重庆市川剧院邓晓军供图

最后一折戏《青石山》是一则神话,剧中,九尾狐妖与天兵天将耍花枪、踢出手,精彩不断,令人目不暇接。身为一位“00后”新秀,主演严芷怡受教于“梅花奖”得主黄荣华、国家一级演员熊伟等,工刀马旦,兼正旦、青衣、花旦,她的武打动作从容规范,“踢枪”自成格局,与“下把”的穿插配合流畅自如,赏心悦目。

“传统戏曲要在传承中发展,青年演员的成长非常关键。”徐超介绍,多年来,市川剧院坚持“出人出戏出精品”,为了做好川剧这一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强化“传帮带”,注重川剧人才的‘阶梯式’培养,青年人才普遍成长较快,也期待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川剧,擦亮川渝地区共同的文化名片。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责任编辑:王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