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监狱:在高墙里培植“新生”希望
2024-05-11 15:11:54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 春光明媚,万物可期,当和煦的阳光越过高墙,映照在重庆市女子监狱“明好花园”时,几名罪犯在民警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为刚种下的幼苗浇水。她们脸上洋溢着明媚的笑容,绽放着新生的希望。这是女子监狱将花卉种植、菜园耕耘融入罪犯教育矫治的“园艺疗法”,也是女子监狱创新罪犯教育改造手段,提升教育改造质效的一个缩影。
文化启智 种下“希望”种子
罪犯何某刚入监时敏感脆弱、自怨自艾,对民警的教育常常是闭口不言。就在改造陷入“僵局”时,民警从何某奶奶的电话沟通中找到了一丝希望,“这个娃儿以前很乖的,喜欢弹吉他,有时候还边弹边唱,就是父母离婚后没得人管······”
掌握到这个情况后,民警将何某的个别教育的地点改到音乐教室。听着熟悉的旋律,何某逐渐放松下来,话匣子也逐渐打开了。为了鼓励何某积极改造,民警从“新蕾”艺术团借来了吉他,打印了曲谱,更是经常指导她练习。
在前不久监区开展的文艺活动中,何某第一次登台,自弹自唱最喜欢的歌曲《稻香》,当听到台下此起彼伏的掌声和喝彩声时,难得的笑容终于出现在了她的脸庞。在音乐的熏陶和民警的教育引导下,何某原本暗淡的眼神变得明亮了,讲话的声音也渐渐大了,改造积极性也有很大提高。
近年来,女子监狱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润心、以文正心,一方面常态化开展文化讲堂、诵经典、读历史等基础性文化教育活动,帮助罪犯开阔视野、更新文化知识。另一方面,结合罪犯改造难点、性格特点、爱好特长等属性,着力开展好书共赏、才艺比拼、手工创作、影视沙龙、花卉种植等文化活动,引导罪犯勇于展现自己、敢于改变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将新生的种子植入罪犯心田。
心理疏导 给予“破壳”力量
“新的目标和希望就在前方,我打开小黑屋的门,看到阳光了。”在罪犯许某最新的思想汇报中,反映的是她积极的心态。但在几个月前,她的思想汇报里还布满消极的字眼。这一转变得益于“春风化雨”心理驿站民警的帮助。
女性罪犯心思细腻,常被不良情绪困扰,形成情绪茧房,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为此,女子监狱组织成立“春风化雨”心理驿站,通过“察、研、疏、益”四步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心理疏导,即在日常改造中常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在心理测评的基础上重研判、找准症结;制定“一人一策”精疏导,解开心结;并通过持续关注和定期回访的方式进一步为罪犯改造增益赋能。
亲情帮教 增强“新生”信心
“谢谢警官,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生日礼物!”罪犯王某在生日当天收到一张80元的汇款单。当看到汇款人黄磊(化名)这个熟悉的名字时,王某激动得泣不成声,因为这张汇款单不仅是同在服刑的儿子用劳动报酬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更是一份儿子积极改造的成绩单。
2020年,罪犯王某和其儿子因诈骗罪入狱,原本改造状态不错的她,通过亲情电话得知儿子消极改造、经常违规的消息后,因担心儿子彻底放弃自己,深深陷入消极情绪中。民警发现后,第一时间找到她谈心,并鼓励她用自己的改造经历来激励儿子。
在三年多时间里,罪犯王某和儿子通信120余次,参加监狱“高墙一线牵”6次,看着儿子的状态逐渐好转,王某也以更加端正、积极的态度投入服刑改造中。去年年底,因改造表现突出,王某还被评为了“改造之星”。
罪犯入监后由于心理、身份落差大以及与社会隔离等原因,内心对亲情的渴望和需求往往更为强烈。为充分发挥亲情的感召力量,女子监狱常态化开展好狱内会见、远程会见、“高墙一线牵”等亲情帮教活动,积极推广“亲情会见”一件事应用,让亲情会见更加便捷高效。此外,女子监狱还不断探索和拓展社会帮教渠道,汇聚社会力量参与罪犯教育改造,与高等院校、群团组织等搭建沟通桥梁,持续开展政策宣讲、文化教育、法律咨询、心理矫治等共建活动,努力巩固教育改造成果,增强罪犯破茧重生的底气。
种下“新生”的种子,收获“重生”的希望。接下来,女子监狱将扎实推进罪犯改造“六心”工程,持续创新教育改造载体,深挖教育改造内容,丰富教育改造形式,不断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努力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肖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