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333”工作法 打通基层执法“最后一公里”
2024-05-11 15:13:36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 “以前隔三差五就有部门来检查,让人应接不暇,现在实行综合执法,比以前省时省心多了!”日前,青杠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到华庭商务宾馆开展巡查检查时,华庭商务宾馆负责人邱万友说。
今年以来,璧山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要事来谋划,坚持“333”工作法(即统筹3支力量、配套3项机制、依托3个载体),有效解决基层执法难题,真正把执法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统筹3支力量
铸造综合执法力量的“钢筋铁骨”
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前,基层行政执法的状况是“以条为主”,从而导致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推诿等不同程度的情况存在,这也成为市场主体、老百姓烦心的“老大难”问题。
今年以来,璧山区坚持党建引领,每季度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召开执法改革例会,梳理总结前期工作,查摆问题困难,统筹部署下阶段工作。同时,要求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双牵头”属地改革,完善季度晾晒通报,确保改革工作推进有力。
“以前由多部门分别执法,现在通过赋权执法事项、委托执法事项由镇街履行综合执法职能,有效避免了分头查、反复查的问题,提高了执法效率。”河边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江中波说。目前,璧山15个镇街已落实“一支队伍管执法”,采取“1+N”模式,在综合执法大队担任执法主力军的同时,分布在其他板块岗位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负责各自业务的检查监管,攥指成拳有效破解了基层执法碎片化困境。
璧山区还着力推动部门“专业队伍”全覆盖下沉,在全区印发《关于下沉区级行政执法工作力量的通知》,229名执法人员及执法辅助人员以包片或派驻方式下沉镇街。通过“区管镇用”“镇用镇考”的方式,制定《区级执法部门下沉镇街执法人员考核办法》,赋予镇街对下沉人员的工作考核权、任免建议权,确保镇街能调得动、用得顺。
配套3项机制
健全综合执法行为的“规矩方圆”
璧山区印发《璧山区深化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实施方案》和《璧山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确定璧山区镇综合执法事项170项,街道综合执法事项158项。制定“三到位四化五统一”建设标准,即执法装备到位、执法场所到位、执法经费到位;执法人员专业化、执法队伍正规化、执法机制长效化、执法流程数字化;对镇街执法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培训、统一指导、统一监督、统一考评。
如何推动工作稳步进行?璧山区还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指导机制。通过制定《璧山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制度》,对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常规化”培训,以制度督促执法人员开展学习,目前已开展培训13次。通过执法实践对镇街加强指导帮带,对行政处罚案实行“首案带办”“一案双审”“一案双责”24次,在实践中增强镇街执法人员收集证据的意识和技巧。镇街执法遇到疑难复杂案件及时上报,对应行业主管部门、区司法局和法律顾问会同镇街研判案件、指导执法。
镇呼区应,建立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规范划转赋权领域和高频协同事项的“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杜绝“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部门互通,制定《璧山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协调工作办法》《璧山区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工作办法》,理顺“条”“块”关系,妥善处理执法职责争议,有效强化部门协作配合。联合监督,区司法局加强与区纪委监委协同联动,常态化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依托3个载体
构建综合执法运行的“闭环链条”
强化科技赋能,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创新镇街综合执法模式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支点和杠杆。今年以来,璧山区依托智治平台,前端“网格吹哨”早发现,将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统筹指挥、运转调度,依托“141”基层治理智治平台,建立“网格吹哨+调度执法+实地处置+处罚整改+情况反馈”全程在线闭环,网格员入群入圈,形成“1+1﹥2”的快速反应体系,提升案件发现及查处率,凝聚最为广泛的执法合力,有力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同时,依托“执法+监督”一体化数字应用,中端“掌上执法”快处置, 智能匹配执法主体、执法事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和裁量基准,实现统一执法指挥调度、执法要素智能关联、执法文书自动生成。今年以来,全区镇街行政检查、行政处罚全程线上运行,完成执法案件267件。
不仅如此,完善的监督渠道也是关键。璧山区还依托线下阵地,后端“综合评价”保质效,区司法局每季度对全区执法单位进行执法案卷评查,形成评查报告定期向区政府常务会报告,根据评查结果排名,表扬先进,批评后进。同时,借助“三级院坝会”、人大代表“家站点”、政协“渝事好商量”等基层治理方式动员社会公众参与评价镇街行政执法活动,帮助改进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效能和社会满意度。
责任编辑:肖启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