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勒数字化教育变革蓝图,塑造时代适应型“未来教师”!江北区成功举办第五届砥石论坛-华龙网

勾勒数字化教育变革蓝图,塑造时代适应型“未来教师”!江北区成功举办第五届砥石论坛

2024-05-14 11:17:58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幸柏汝)从信息化时代到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深度融入到各行各业的血脉之中,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对教育行业而言,传统教学模式能否是否会被淘汰?作为教师应如何适应数字时代?教学过程中又应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伦理的冲突?身处变革的十字路口,广大教育人从未停止思考。

5月12日—13日,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专业化建设”项目品牌学术活动——第五届砥石论坛在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教师代表与教师培训机构从业者共计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推开未来之窗,洞见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image001
论坛现场。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一级调研员鹿旭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处处长潘思纳、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吴亚莉等领导出席了此次会议。

把稳方向

高屋建瓴明路径

江鹏副主任表示,本次论坛是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的务实之举,也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契合时代发展所需、教育改革所向。此外,江鹏副主任还就本次论坛“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题提出“三力”:首先要建设智慧设施,提升教师成长的环境支撑力;其次要打造智慧课堂,提升教师成长的数字素养力;最后要实施智慧管理,提升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力。

image003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江鹏致辞。

“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数字素养和技能既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开幕式上,吴亚莉副区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来宾表示了欢迎,并讲到,“本次论坛将共同探讨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与可能,探索教师数字素养转化为学生学习素养的路径与方法,寻找区域教师教育治理的内在机制与实践样例,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教师专业能力提供助力!”

image005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吴亚莉致辞。

潘思纳处长在致辞中重点谈到了数字时代技术应用区域差异问题,要着力打造通用的教育数字技术知识体系,为各区域教师赋能,广泛提高教师数字素养,保障教育公平,同时还指出在数字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应给予个人数据、隐私泄漏等伦理问题更多关注,要妥善解决。

鹿旭忠调研员则强调,县级教师培养是全国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与支撑点,做好县级教师培养工作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他希望各地政府能够进一步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工作,深入进行数字化教育环境打造,为当地教育及教师发展提供更宽广的舞台。

image007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一级调研员鹿旭忠致辞。

专家视角

智慧引领强根基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刚、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闫寒冰、重庆市江北区教委主任李四川向参会嘉宾作了主旨报告。

曹刚教授以《数智时代的教育伦理》为题,从哲学与伦理角度带领参会嘉宾进行了“跨界”思考。曹刚教授提出了四个“学会”:首先要学会认“智”,即作为数字时代教师,应积极适应时代和环境发展,了解数字技术原理,能够运用数字技术解决教育问题,但同时也应辩证看待技术;其次要学会“做事”,即在教学活动中应用数字技术时,要保持道德敏感力,保持正确的行为判断与道德判断,肩负起道德责任,作出正确道德决策;然后是学会“共同生活”,即认清数字时代的本质是链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才是基调,要时刻拥有同理心,保持“他者”意识;最后是学会“控制生活”,即能够预判数字技术的危机,克服数字技术情景下的挑战,要积极运用技术为教育创生更多可能,成为技术的主人。

image009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曹刚《数智时代的教育伦理》主旨报告。

闫寒冰副主任在《数智时代的教师发展创新》主旨报告中,谈到了AIGC对教育带来的红利,提出了“人机协同将成为教育教学常态”的观点。她认为AIGC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提供助力,并讲解了数据大模型在教学计划开发、研训模式创新、数字素养提升等情景下的应用。报告中,闫寒冰副主任还向参会嘉宾演示了AIGC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方式,通过选择思考模型,并使用相应的提示语,AIGC便能够在短时间内输出一套完善的教学计划方案,让参会嘉宾切身体验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image011
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闫寒冰《数智时代的教师发展创新》主旨报告。

李四川主任以《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江北实践》为题,从江北区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机制、创建数字化研修平台以及架构“点线面网”的研修系统三方面出发,分享了江北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以及排困疏堵的种种举措,让参会嘉宾生动地了解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江北模式”。

image013
重庆市江北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四川《教师研修数字化转型的江北实践》主旨报告。

实践分享

行稳致远向未来

随后的论坛活动中,同时进行了实践经验分享与教学现场观摩两项活动,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确保每位参会嘉宾都能收获真知灼见,从而有所提升。

经验分享论坛现场,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靖,深圳市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肖红春,重庆市渝中区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宋文君,山东省威海荣成市教研中心主任于昌信先后上台,与参会嘉宾分享了数字赋能教师专业不同区域发展状况,共同探索数字时代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image015
参会嘉宾拍照记录。

分享者根据不同区域各自特点,向参会嘉宾展示了闵行区闵智作业平台打造历程、龙岗区教师研修资源建设的UGC模式、渝中教育智慧化新样态以及数字化转型基层教师育人质量的提升路径。

现场还邀请专家以“数字时代教师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开展了学术活动,与参会嘉宾共同探讨数字时代教育和教师培养变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家踊跃发表观点看法,积极提问,台上台下形成良好互动,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展望数字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灿烂的未来图景。

image017
学术活动。

在论坛另一端,参会嘉宾来到新村国兴小学,通过观看案例,并由教研员视角引领探索如何让教师的数字素养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素养,同时听取“学教小助手”构建课程生态以及五学课堂建设的实践报告。

image019
数字化学习课堂。

5月13日上午,各工作坊坊主带领成员围绕数字化赋能教师专业成长、AIGC助力课改重难点突破两个议题进行结构化讨论,形成反馈意见,在全体会议上就讨论结果做汇报并提出倡议。下午,各创新实践单位参观江北未来教育研修中心。随后,由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研发部主任吴昭主持闭门会议,进行国家级教师培训管理者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工作计划解读、活动安排介绍、后期活动建议征询。

“两天行程下来,不仅让我对教育与数字技术融合有了更大的期待,也对教学中技术应用有了更多冷静思考,还让我对今后开展教师培训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不虚此行!”论坛结束后,现场有教师谈道,“教育的数字化变革是大势所趋、时代所向,在教师培训方面,我们必须要懂得辩证地看待数字技术,科学地进行实践应用,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助推教学质量提质增效,并变革我们的课堂,让技术应用成果真正惠及每位学生。”

数字化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和资源分配。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在对数字化时代教育发展方向的启示与引领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还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image021
论坛留影。

江北区作为本次论坛活动的东道主,早已在教育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开了步伐,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实践经验,未来,江北区还将持续深入探索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新问题、新路径,塑造课堂学习新样貌、新生态,为全市、全国教育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注入更多“江北力量”。

责任编辑:何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