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区:1275个临时避灾点让群众“安身”又“安心”-华龙网

合川区:1275个临时避灾点让群众“安身”又“安心”

2024-05-15 18:05:29 来源: 华龙网 听新闻

华龙网讯(通讯员 王灿)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避难场所就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庇护所”。近年来,合川区高度重视临时避灾点建设工作,全区已完成1275个临时避灾点建设,进一步满足了应急避险需求,让群众“安身”又“安心”。

“我们将村内李氏农庄、农聚富两家农家乐设置为临时避灾场所。”合川区涞滩镇三教村党支部书记黄忠介绍,农家乐地势空旷、设施设备较齐全,能够同时满足约600人的避灾需求。

据了解,涞滩镇目前共有38个临时避灾点,避灾点规划与建设充分考虑了该镇的地理布局、人口分布和潜在风险因素等,建设过程中及时完善了供水、供电、卫生等基础设施,保障避灾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避灾场所建成后,该镇及时完善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确保场所的日常维护和应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并积极加强对各场所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意识。

“除了涞滩镇以外,钓鱼城街道也因地制宜,利用学校、村社区阵地等公共资源建设避险转移安置点28个。”合川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加强避灾点建设的同时,钓鱼城街道还依托民兵、机关干部、村(社区)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起一支500余人的避险转移应急队伍,对内做好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对外开展防灾减灾“五进”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自然灾害避险转移宣传,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街道还组织工作人员摸清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重病残疾等重点人员情况,建好台账,组织街道应急救援队员结对帮扶、互留联系方式,一对一帮助重点人员家庭实施避险转移,确保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一个都不能少。

据介绍,近年来,合川区结合已完成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将自然灾害高风险区、中高风险区作为重点关注、重点建设区域,按照“平急两用、建用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学校、广场、村(居)委会、农家乐等场所,同时通过对闲置建筑、村民房屋及院坝进行改建,合理设置临时避灾点,确保在自然灾害来临时,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转移。

此外,作为“数字应急”综合应用的试点建设子场景,合川区还谋划开发了“转移避险”应用,集成“应急百事通”工具,聚焦“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如何管”五大关键需求,构建调查摸底、事件感知、叫应反馈、转移监测、安置管理、力量协同等多跨场景,对转移事件进行全流程闭环管控。“应急百事通是一款专为基层干部和群众开发的小程序,基层干部可以利用它辅助开展临灾叫应、群众避险转移、安置救助、避难场所维护等工作,群众可以报告险情、呼叫救援、获取救助,进而实现基层干部和群众信息互通。”合川区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刘磊介绍说。

据悉,下一步,合川区将进一步督促指导各镇街加强对临时避灾点位置、避险转移路线的宣传,开展避险转移应急演练,强化避险场所日常维护,迭代升级数字化应用,切实发挥临时避灾点的作用。

责任编辑: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