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
最近,重庆市巫溪县通城镇通城村的坝坝火锅火了,很多村户一桌难求,排队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藏在大山深处的乡村火锅店,为何一桌难求?“坝坝火锅”能“出圈”,首要因素就是食材优质新鲜。如果没有特色,谁会跑到村里来?要引来客人,还要在“特色营销”上下功夫。
在过去,当地村民种植的蔬菜、水果除了自己吃少部分外,要么等着商贩上门收购,要么背到场镇去卖。没有稳定的销路,很多果蔬只能烂在地里;即使能够销售出去一部分,也难以卖出一个好价钱,导致农民在“希望的田野”里没有得到足够的激励和回报。
而“火锅进村”一头连接生产端,一头连接消费端,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既让消费者吃得健康愉悦,也为农业生产增添了动能。更为关键的是,“火锅进村”还通过市场的力量,倒逼农民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火锅进村”的带动下,当地村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根据订单进行蔬菜订单化种植,坚持“投其所好”,按照城市消费者的偏好进行绿色生产。
伴随着社会变迁,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之中,与传统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火锅进村”让当地村民在坚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的同时,更加主动地拥抱市场,从而让农产品不仅好销售,还能卖一个好价钱,可谓一举两得。
“火锅进村”一桌难求,离不开改革创新。城市火锅店那么多,如果没有特色,消费者何必舍近求远?不论是用当地盛产的老鹰茶来调制火锅汤底,还是摒弃底料包自己动手炮制火锅底料,抑或是开发出适合烫火锅的腊肉汤圆等新菜品,都体现出重庆村民的创新智慧,只有推陈出新、守正创新,才能让“火锅进村”形成独一无一的鲜明特色。对于喜欢吃、讲究吃的消费者来说,只要能够带来味蕾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滋养,路途远一些也在所不惜。
创新不仅是“一招鲜,吃遍天”,更应该是一个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的过程,守成者没有前途,奋进者才有未来。在流量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火锅进村”要想吸引和争取消费者,显然要在“别样营销”下功夫,通过一次又一次成功的传播来提升口碑和声誉,最终将流量转化为“客源”。对此,“火锅进村”不仅保留了浓浓的乡土农家味道,还通过搭建唱歌舞台来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增强餐饮消费的氛围感,让其从消费的空间转化为空间的消费。线下的欢声笑语,通过短视频、直播转化吸引更多消费者慕名而来。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需要为不同的人们提供价值实现的舞台。“火锅进村”不仅带动了就业创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丰富了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打开了新思路,希望这桌火锅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进村”系列,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共赴致富之路。
作者:杨朝清